广交会看中国经济回暖走势:出口隐现“拐点”
——从广交会看中国经济回暖走势
生意社10月21日讯 中国经济实现“保八”目标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因素最不确定。从近期数据看,出口虽连续反弹但仍处于两位数的负增长区间,中国外贸能否承担经济增长更多期待,备受关注。
出口年内或能“转正”
被称为外贸和经济“晴雨表”的第106届广交会日前开幕,参展商去而复返、采购商数量回升、成交额显著上扬,这些都预示着饱受外需萎缩之苦的中国外贸正迎来曙光。
一些全球采购巨头表示,危机加大了它们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度。美国最大的工具邮购企业中央采购公司负责人郭青昔说:“目前公司经营的商品中80%来自中国,危机以来价廉物美的‘中国造’吸引了很多原来买‘洋品牌’的美国消费者,公司因此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对于外需转暖,经历过寒冬的国内出口企业最有发言权。“最恐怖的时候是去年底,当时连续两个月没接到新单。”安徽江淮汽车(600418)公司负责国际营销的主管李生彪说,“今年4月份以来出口开始缓慢回升,现在单月出口能过千台。”
面对传递出来的回暖信息,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乐观地预测,今年年底前中国出口有可能出现“拐点”。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巡馆时表示,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市场仍然具有比较优势,通过整合配套能力、研发能力,发挥综合优势,“中国制造”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应有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我认为今年底前中国出口可能会出现正增长。”
经济复苏“乍暖还寒”
尽管复苏的春风扑面而来,但不少参展企业的感觉是“谈不上根本好转”,这种行业“冷热不均”现象折射出经济复苏仍“乍暖还寒”。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宇介绍,从今年前9个月的情况看,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依然保持提升,对美国和日本的服装出口还实现了正增长。“预计第四季度纺织服装的出口将震荡走高,环比增幅将高于上半年。”
相比较而言,五矿化工类产品受冲击更为明显。今年前8个月,五矿化工产品出口降幅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钢材、成品油、阀门、初级塑料等非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大,贸易量减少是造成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竞争力较弱的出口企业都退出了市场。”中国五矿化工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李晓妮说。
针对目前有限的复苏,许多业内人士表示了担忧:近期订单的增加有些是海外客户在补库存,而非新增需求。当补库存的订单完成后,可能又陷入“订单荒”中。
与此同时,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风潮已成为阻碍出口复苏的“拦路虎”。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周晓燕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同比减少1448.6亿美元,其中仅“两反两保”调查就直接影响出口82.76亿美元,占同比出口减少总金额的5.7%。再加上各种贸易壁垒,影响出口金额更大。
再铸“负鼎之足”
从本届广交会传递的信息看,我国出口年底前有可能出现“拐点”,但由于全球需求还没出现根本性好转,加之前三季度外贸下滑幅度较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年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有关人士指出,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个大鼎,投资、出口、消费这三足就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如何重铸这只“负鼎之足”,是实现“保八”目标乃至明年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之战。
浙江交易团秘书长姚国善说:“投资拉动效应明显,影响广泛,但可持续性差;我国消费增长稳定,但国内市场相对容量有限;出口具有平衡使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特点,因此推动出口企稳回升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当前仍需密切关注各种不确定因素,未来应保持包括外贸在内的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更加重视调整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应看到,“没有充分就业和居民收入支撑的经济增长,最终不可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