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仓库囤积上亿洋垃圾 旧衣待翻新处理再销售
老板从买卖两边赚钱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碣石镇的各个“旧服装市场”都显得诡异。在这里,店主们不主动招呼路人进店,并随时用警觉的眼神打量外地人。
在一家卖大衣的店里,有人询问价格,店主问要多少件,听到“一件”便不再理会。巷子里顾客很少,但店主们并不着急,喝茶、打牌、聊天,看起来并不怎么上心。
虽然光临的顾客少之又少,但三轮车仍忙碌地穿梭,把翻新的服装一车车运送出去。一位店员说,已经做了多年旧服装生意的老板,根本懒得理会零售生意,多年积累遍布中国各地的客户资源,“够他们赚的了”。
一位行内人胡明(化名)说:“香港有个大老板,承包了大量美国、韩国等国家淘汰下来的服装。服装埋到地底下很难化掉,烧了又污染空气,这对重视环保的发达国家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他们就倒贴钱找人帮忙处理掉。这个老板两头赚钱,一手拿外国政府的钱,一手倒卖到中国内地。”
胡明说:“碣石人做这个已有10多年,有两个本地人是最大的批发商,从香港拿货后倒卖给镇上的老百姓。‘洋垃圾’服装中不乏世界顶级名牌的正装,一般按件数卖;档次低的,就称斤两卖。1998年全国打击走私专项行动之后,碣石的‘洋垃圾’服装已经少了很多,但今年7月份以后,又满大街都是。我不知道店铺的确切数量,估计有1万家左右。”
电子洋垃圾走向集团化
对于洋垃圾,中国人并不陌生。从上世纪80年代沿街叫卖的旧衣服,到近年个别沿海村镇大力发展进口废旧电脑拆解行业,在从境外获得再生资源性废物的同时,中国也一直面临着发达国家向境内转运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压力。
在最近出版的长篇报告《出口危害:流向亚洲的高科技废物》中介绍了中国广东汕头的贵屿镇。
始于1995年的电子垃圾产业,使该镇雇用了十几万来自安徽、湖南等地的民工,每年处理逾百万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电子垃圾。由于处理手段极原始,只能通过焚烧、破碎、倾倒、浓酸提取贵重金属、废液直接排放等方法处理,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恶果。
在其它国家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今年7月18日,巴西政府在该国的3个港口发现了来自英国的1400吨垃圾。同样来自英国的电子垃圾也“现身”于大洋彼岸的加纳,给当地环境带来威胁。
资料显示,每年全球约产生2000万至500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70%被倾销到亚洲,剩下的大多数被运往印度和非洲国家。
与此同时,电子垃圾走私正在走向集团化。联合国报告称,丰厚的利润使有组织的犯罪集团由毒品走私转移到电子垃圾走私。
发展中国家何以要为这不可承受之“毒”来埋单?数据显示,西方的安全法规抬高了处理电子垃圾的成本,而将其出口则要便宜10倍。甚至有发达国家打着“扶贫捐赠”的旗号,向非洲运输二手电脑,结果至少有1/4根本无法使用,最终只能被填埋。这使得发展中国家要额外背负着与发达国家不成比例的电子产品的有害废料。
反洋垃圾不能光怪卖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不法分子在鼓捣这种“洋垃圾”服装生意,稍作加工后卖给崇尚洋品牌的消费者。这些“洋垃圾”服装,大多是从外国医院、垃圾场收集来的,不法分子以回收处理垃圾为名,通过外国垃圾出口渠道获得后进入中国销售。
中国政府对“洋垃圾”一直说“不”。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明令禁止进口和销售旧服装,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打击走私洋垃圾的行动,但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的洋垃圾服装仍然在非法地、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洋垃圾为何能在海上畅通无阻?翻新贩卖“洋垃圾”服装缘何成了当地民众“光明正大”的职业?
通读相关新闻,可以发现,“洋垃圾”服装翻新贩卖在碣石镇“发展壮大”,一是与成本低、获利高,不法商贩受暴利驱使,无视消费者健康有关;二是与少数消费者盲目崇洋、贪小便宜,为其提供“温床”有关;三是与当地政府片面追求政绩,搞地方保护,有意“网开一面”有关;四是与法律法规存在真空,对明知故犯从事“洋垃圾”生意的企业及商人惩处乏力有关。
只要消费者能认清“洋垃圾”危害健康的本质,增强保护意识,相关机构从入境源头到销售渠道层层封堵,让那些从事“洋垃圾”生意的企业及商人倾家荡产,“洋垃圾”服装这颗毒瘤自然就会得到有效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