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行业回升态势明显 企业创新步伐加快
生意社10月28日讯 中经纺织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09年三季度,纺织产业逐步扭转了下滑态势:纺织行业景气指数降幅收窄,服装制造业景气持续回升,化纤行业景气指数出现反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相关资料同样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纺织产业持续企稳回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我国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不仅受益于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措施,行业企业自身主动调整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23日—25日,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中国年会在上海举行,与会的纺织业界专家及企业代表一致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三季度纺织业的发展总体上延续了上季度企稳回升的趋势,行业生产、销售、利润等指标均有大幅提升。
内销拉动作用明显
中经纺织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三季度,纺织、服装制造及化纤行业的销售呈现出企稳或持续上行的态势。其中,国内市场销售的增长正成为支撑纺织行业企稳回升的首要因素。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也表明,今年1—8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内销产值同比增长11.67%,较1—2月已回升5.04个百分点。同时,行业1—8月份的内销占比为79.91%,同比上升3.31个百分点。
一些纺织服装企业以实际行动印证了以上数据。今年,作为我国服装领军品牌的波司登成功实现了波司登男装和国际知名设计公司的合作。在对男装产品进行全面细化的基础上,波司登推出“精致商务”、“简约办公”、“Cool休闲”、“都市运动”四大系列男装。集研发设计、营销策划、品牌推广于一体的波司登男装上海品牌营运中心也于今年4月正式投入运作,这为波司登男装的全面升级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波司登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巩固和提升现有渠道和销售的同时,波司登将会重点发展国内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店铺总数预计将达到2000家,最终形成一线、二线、三线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
内销的拉动作用也给家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浙江省海宁市副市长施震东告诉记者,纺织业在海宁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不仅玖姿、敦奴等女装品牌发展势头良好,一些规模较大的家纺企业内销也实现了正增长。尽管去年以面向美国市场为主的国外销售业务受到了较大影响,海宁家纺企业的内销却一直在增长,“海宁的家纺从主做国内市场起家,内销一向受到家纺企业的重视”。
与此同时,产业用纺织品正逐渐成为我国纺织业新的增长点。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海宁经编产业用纺织品已经尝到了“抓住机遇”的甜头。据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沈顺年介绍,海宁生产的灯箱广告布、蓬盖布、土工格栅布等产业用纺织品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50%和40%,“我国出口国外的灯箱广告布有60%产自于海宁的经编产业园,今年9月,海宁经编产业用纺织品产值实现了环比增长12%”。
“国内市场销售对纺织企业的拉动比较明显,但企业还需进一步研究国内市场,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说。
加快产业升级
在目前纺织行业运行稳步回升并有望进一步提速的情况下,继续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创新步伐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以创新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依然是纺织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
实际上,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企业的结构调整带来了契机。
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王进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三季度总体经营情况良好,“经历了二季度的初步提升,三季度的产销有了很大增长。整个三季度我们是满负荷生产,尤其是7月份,我们企业的利润达到8000万元。”
今年以来,吉林化纤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装备提升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企业新产品开发力度也在逐步加大。碳纤维原丝以及竹纤维的生产将成为企业未来的增长亮点,“目前吉林化纤的碳纤维生产质量已经达到了国内的较高水平,明年企业还将对碳纤维和竹纤维的生产进行较大的提升。”王进军对记者说。
“上海纺织企业的发展更需要有国际化的眼光。”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席时平表示,“科技加时尚”是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所坚持的理念。重视科技创新让上海纺织拥有多种以高科技、差别化、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功能性化纤及材料制品,其中企业生产的膜结构材料的汽车内饰纺织品已在大众、本田等多个品牌的汽车产品中广泛应用。此外,上海纺织在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席时平说,“充分挖掘上海纺织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实施时尚产业发展战略,培育时尚纺织业务,也是我们的目标之一。”目前,上海纺织已拥有7个专业时尚园区平台。
吉林化纤和上海纺织的实践表明,加快结构调整、加强科技创新不仅是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目前纺织业回升明显的态势下,通过巩固和扩大内销业务继续支撑行业进一步的发展将成为纺织企业的重要任务。纺织工业应努力促进产业升级,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公平自律和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同时,还要以合作共赢的方式,为推进世界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