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业:市场缓慢回升 结构悄然变化
生意社10月30日讯 今年1~8月,我国纺机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8.07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7.42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利润总额13.85亿元,同比减少1.47亿元。这组数据对于在2008年之前曾经数十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我国纺机行业来说确实不够好看,但是回望艰难度过金融危机一周年的我国纺机行业,这组数据却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1~8月工业总产值微弱增长,从而使纺机行业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工业总产值一直呈负增长的局面得到改善,也让企业看到了全行业企稳回升的希望。
化纤设备率先复苏
前几年,纺机行业的市场变化总是滞后于纺织业半年左右,而最近两年纺机和纺织的市场变化情况几乎是同步的。
今年4月份开始,化纤纱出乎所有化纤企业的预料迅速恢复增长,1~8月,我国化纤纱产量的增长达到13%,而与此同时,化纤设备生产企业的订单也随之增加。我国化纤长丝的整套装备制造商——北京中丽制机公司,今年1~8月合同总额已经超过10亿元,出口2亿多美元。“十一”国庆长假后一上班,公司便接到了新的订单,合同已排到了明年3月份。
4月份以后化纤业的复苏使各类化纤设备生产企业陆续走出低谷。截至目前,无锡宏源纺机的加弹机的销量比预计几乎多了一倍。
化纤行业的率先复苏看似出乎人们的预料,实际上与金融危机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又有着直接的关系。统计数字显示,1~8月,尽管我国服装出口仍然是负增长,但是这其中,化纤服装出口下降比棉制服装出口下降得要少得多,化纤服装出口同比下降0.55%,棉制服装出口则同比下降了12.96%。据了解,今年以来,在一些欧美国家中高档商场里的纯棉服装销售明显下降,而超市里以化纤为主的服装却并没有下降多少,这也就是我国化纤产量还在增长的原因所在。
针织机械一枝独秀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内纺机市场呈现缓慢回升的同时,纺机进出口情况却依然难以尽如人意,纺机产品进出口持续大幅双降。据海关统计,2009年1~8月我国纺织机械出口7.57亿美元,同比下降32.38%;纺织机械进口16.19亿美元,同比下降44.95%。但是这其中针织设备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表现得相当抢眼,双双排在第一位。1~8月,针织机械进口总额为6.31亿美元,同比仅下降13.43%,占进口总额的38.98%;针织机械出口额为3.33亿美元,同比仅下降1.38%,占出口总额的44.02%。
国内针织设备的销售也呈逆势上扬的局面。电脑横机延续上半年的旺销势头,生产企业呈现出纺机行业少有的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我国最大的两家电脑横机生产企业浙江飞虎和宁波裕人公司的订单都做不过来,宁波裕人公司的电脑横机月产量已经超过1100台。
另外,今年以来,针织设备中的经编机除了一些普通的花边机销售有所下降以外,双针床的经编机,高速机,双轴向、多轴向的经编机销售都有所上升。不论是世界著名经编机生产企业德国卡尔·迈耶公司,我国经编机制造行业的老牌劲旅常德纺机,还是近年来刚刚崛起的我国首个开发生产出多轴向经编机的江苏润源经编机械公司,经编机销售都非常喜人。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大力鼓励风力发电的产业政策,从而使得用于加工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多轴向经编机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灯箱布、篷盖布内外销市场的全面回升,从而拉动了部分经编机的市场销售。
棉纺设备未见曙光
除了化纤和针织设备外,今年以来还有几类设备的销售也比较好,比如牛仔布市场复苏带动了剑杆织机的回升,面料企业追求高附加值拉动了印染后整理设备的需求,国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无纺设备的增长。但是,我国纺机行业量大面广、占纺机产值30%的棉纺设备销售至今仍然没有太大的起色,因此纺机行业也就难以再现强劲增长的势头。2008年,我国细纱机销售646万锭,与上年相比下降了33%。今年1~8月细纱机销售大约350万锭,预计全年销售500万锭左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回归理性的增长量,即使金融危机过去,我国纺织行业一年增长1000万锭的时代也不会再现了。
过去十年来,一边是国内每年1000万锭的棉纺增长量,一边是一些毛纺、麻纺、丝绸企业抱怨买不到适用的设备,我国纺机行业长期以来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一直没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金融危机的爆发终于让业内人士领悟到:倘若今后我们还是过分依赖棉纺成套设备只有死路一条。事实上,今年纺机市场需求的变化已经非常清晰地表明纺机产品未来的结构调整必须要遵循小批量、多品种、深加工、高档次的原则。与此相适应,纺机企业原有的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组织形式也要随之调整。所以,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调整,将是目前摆在纺机行业面前不得不进行的三项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