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茧丝:东台市晚秋蚕中毒事件调查
生意社11月6日讯
蚕儿缘何到死不吐丝
34米长,2米宽,平均厚度10厘米,数万只蚕儿和桑叶梗铺就一条肉毯,萧瑟秋风吹来动物蛋白变质后的腐臭味。比奶农倾倒牛奶更让人揪心的是,蚕农被迫抛弃一条条鲜活的小生命。10月30日,记者在江苏省东台市新街镇丰桥村看到了这触目惊心的一幕。
秋蚕到死不吐丝
许多人都知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正常情况下,蚕儿只有把丝全部吐尽,才会结茧成蛹。但是,今年晚秋,在江苏省东台市、海安县、如皋县和大丰县,部分蚕农饲养的晚秋蚕却到死也不吐丝。
本该“丝方尽”的蚕儿,为什么到死也不吐丝?农业推广研究员丁志用告诉记者:“蚕儿的生命非常脆弱,对生存环境非常敏感,要吐丝的时候,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刺激它的中枢神经,它就不会吐丝,直到死亡。以东台市为中心的这片区域,是江苏省的优质桑蚕和丝绸重要生产基地。在这里,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桑农都懂得这个道理。”
在海安县角斜镇汤灶村,村民王达(化名)告诉记者:“这次受害是从角斜镇开始的,由于全村只有两户人家养蚕,表面看来经济损失并不太大,但我们离污染源最近,我们身体受到的伤害短时间内显现不出来,健康难道不比金钱更重要吗?”
王大哥告诉记者,导致他们受害的“罪魁祸首”是角斜农药厂。在受害最严重的东台市新街镇周洋村,村党总支书记吴敏绅给这次污染事件算了一笔账:“角斜农药厂生产13年,发生污染事故19次,这次仅我们一个村,损失就有70万元,整个东台市受影响的乡镇和农场有7个,村庄120多个,涉及农户2万家,经济损失近4000万元。”
在海安县、东台市采访期间,记者走访了角斜镇汤灶村、唐洋镇万红村、十里村,新街镇邱墩村、丰桥村、周洋村等,都可以看到蚕儿的尸体和空荡荡的养蚕房。
谁该为污染负责
记者从与角斜农药厂打了多年赔偿交道的王达手里拿到一份10月24日出具的《江苏省蚕种质量事故技术鉴定意见表》。鉴定意见一栏里写道:“专家组认为,东台市新街镇晚秋丝蚕生产发生严重不结蚕茧,主要是由环境化学因子引起的亚急性中毒所致,与所用蚕种质量及氟化物污染、蚕病危害无关。”
11月2日,记者来到海安县环保局,办公室副主任徐小刚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从徐小刚口中得知,角斜农药厂在10月21日以前就开工了。而海安县政府曾多次下发了多个文件要求春、秋蚕生产期间,相关企业一律停止生产。
记者提出查阅相关环境评价等审批文件。徐副主任先后以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和要县政府批准为由拒绝了记者的要求。
离开海安县环保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和身份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省政府的调查人员到角斜农药厂时,该厂承认10月21日生产时,管道发生泄漏。稍有点企业生产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检修管道泄露故障,就得排空反应釜,这样就会加大有毒气体的排放量。角斜农药厂那几天就在生产“杀虫丹”,这是对蚕儿极具杀伤力的农药。而根据气象部门资料:21、22日都有偏南风,受害最严重正是农药厂下风口的那些村庄。
11月3日,记者来到东台市环保局,办公室赵主任接待记者,并称“正在调查……分管监察的领导开会”,“省政府调查组开始调查了,你等最后结论吧。”
无形的损失更沉重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丝绸协会副会长、高级农艺师卢克松。卢克松说:“这是一起在全国范围较为严重的蚕桑业污染事故。各级政府,尤其是环保部门应该真正地负起责任来,蚕农多是农村中的老人和妇女,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在桑地里劳动的时候,他们只能跪着,半夜起来还要给蚕儿喂食,这种辛苦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今天污染了蚕,不治理,明天就可能污染人。处理好这些事,就是最好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