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暖不能 “好了伤疤忘了疼”?
生意社11月9日讯 新华社经济调研小分队近期赴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中西部10多个省份调查发现,近一段时间各地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曾经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很多企业订单反弹明显,但在回暖过程中,部分行业和企业也出现“消极调整”倾向,一些传统制造企业手中有订单,又放松了结构调整的弦。这种现象需格外引起警惕。
记者在沿海一家中等规模的服装加工企业了解到,金融危机严重时,这家企业订单锐减80%,被迫减产轮休等待订单回暖。随着外部环境好转,如今企业订单又基本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老板脸上愁云散去,企业又恢复往昔替外国名牌服装代工的传统生产模式。
这位老板坦言,因为人工、原材料成本上升原因,传统加工贸易生产模式利润空间越来越狭小,而且东南沿海“招工难”现象也日益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新问题。但转型对企业来说绝非易事,需要至少投入几千万元才能建立自有品牌,能否最终打开国内市场也存在很大风险,因此金融危机过后,他又无奈地选择维持原有的代工模式。
从一个方面看,这位服装企业老板的困惑可以理解,对很多中小规模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要想拥有自有品牌并建立海内外销售渠道,的确需要付出极大的资金成本,还要承受转型潜在的风险。但从另一个方面,因为惧怕转型中付出“代价”而畏难不进甚至知难而退,不能不说是一种“短视”行为。
应该看到,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各地应对危机的实践已经证明,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
如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一度下滑的经济已经止跌企稳,曾经陷入“寒冬”的传统制造业也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如果企业仍不思进取,重走金融危机前劳动力密集、低档次和低附加值的发展老路,那么,今天订单的回暖只能是一种“侥幸”,企业家今天的“短视”,明天还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洗礼。走过金融危机的传统制造企业应该意识到,保一时的生存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发展。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企业决不能再消极被动,不能坐等订单和市场。只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哪怕是一些微小的创新,都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新发展空间。
黎明前的黑暗是漫长的。金融危机过后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注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先前成功企业的故事已经证明,谁能在转型跋涉中坚持下来,谁就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