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经编借“市”打造海宁新名片
生意社11月11日讯 “尽管我曾当过国有经编厂厂长,但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海宁能把经编产业做得如此大!”10日,见证了马桥经编总部商城盛装迎客的“老经编人”——海宁市委副书记徐辉在经编论坛上发出如此感慨!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皮革、经编、家纺占海宁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其中,皮革占13.8%,经编占12.8%,家纺占6.5%。
皮革、家纺已成为海宁的金名片享誉全国,唯独这个仅次于皮革产业的经编产业还没有一个专业市场展示自我。
10日,海宁经编总部商城开门迎客,意味着马桥经编走上了借“市”发展之路,也标志着海宁人开始打造第三张专业市场新名片。
经编是三大支柱之一
马桥经编是海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内最大的经编产业发展基地。据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介绍,马桥经编拥有各类经编和关连企业300多家,国际先进设备2000多台套,从事经编及相关产业人员达25000多人,主要生产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三大类经编产品。
2008年,马桥经编产业的经济总量达到了128亿元,占海宁市行业总量的60%,约占全国行业总量的22%,在国内经编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经编行业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
经编是纺织中最高端的一类,用经纱完成的编织,即便裁剪成各种小块面料都不会脱线,是许多高档服装中不可缺少的。目前,产品已从常见的产业用布向游艇外壳、风力发电机叶片、军需产品等高新领域迈进。其中高强度涤纶长丝,防静电、抗菌、防辐射等功能性面料,高档灯箱广告布的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近70%。
马桥经编能红多久?
从一个乡镇级的工业园区到省级开发区,从一个只有几家经编厂到现在拥有300多家企业,产业链相配套,全国经编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园区。马桥经编发展到今天,可以用红红火火来形容。
从原料、织造到深加工、成品,产业链结构完整,马桥是全国最大的经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也是国家纺织新材料基地;权威发布的“经编指数”是继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柯桥“中国纺织品指数”、余姚“中国塑料价格指数”之后,浙江发布的又一个重量级“指数”;率先建立的“纺织工业经编产品检测中心”和“纺织工业(华东)家用纺织品检测中心”已成为国家级实验室,可与美国、欧洲、日本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实验室互认,是唯一一家国家级经编产品检测中心。
“马桥经编到底能红多久?”这句话出自马桥经编管委会的经编展示大厅。由此可见,马桥人一直在拷问自己,在追问自己,同样也是在努力寻求经编行业的突围。
沈顺年说,经编产业群雄逐鹿,马桥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像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一样扶持经编产业,在产业扶持政策中重点完善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助推经编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企业向衍生品产业“深度掘金”。
从经编总部商城及经编总部大厦的建设也可以看出,多开几个经编厂、多引进几家经编企业已经不是马桥人的目的,马桥人要将经编产业作为一项大事业来运作。
经编能否借“市”腾飞?
一直以来,中间产品在品牌建设上受到的关注远远低于终端产品。中间产品的品牌建设一直被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制造企业忽视,愿意在品牌建设上下大功夫、花大投入的企业甚少;拥有品牌后,能够有效经营品牌、发挥品牌应有作用的企业就更难寻觅了。
经编正是中间产品,那么它能否像皮革和家纺一样建市场?
海宁超达经编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进驻经编园区的企业。如今,公司在经编总部商城租下了144平方米展示交易区。“进驻商城是企业形象展示、样品展示、业务接洽的需要。原先业务接洽都在公司进行,现在是主辅分离。进市场客源会集中一点,我预计不光是内贸客户,连外贸客户都会进来。”该公司总经理杨建光说。
江苏常熟大发经编总经理韦春燕,在今年经编总部商务区与上海世贸商城签约时,专门赶到马桥出席。她说:“引进上海世贸管理模式,使我更看好经编商城。”
作为全国首家经编产品专属交易中心的开拓者、当家人沈顺年又是如何规划这个未来的“世界经编之都”?
他说,以经编产业促进中心为依托,繁荣经编市场,到2015年,市场年交易额达到80亿元,并开展市场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在周围形成商贸圈,引进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原料供应商、经编产品制造商、产品贸易商、物流和经编设备生产商,打造世界经编产业的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