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产业链上的悲喜录
不断上涨的棉价已深深刺痛了纺企的脆弱神经。
生意社11月17日讯 棉农——棉贩——纺企,这是一条“棉花链”,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断裂都会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
惜售——奔走——煎熬,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而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惜售的棉农
11月12日,高青县常家镇,大雪。顶着寒风,村民王友良又一次来到自家的棉花堆前,面带微笑地完成了对棉花的“巡视”。
妻子张兰告诉记者,伴随着棉价上涨消息的不断传来,这样的“巡视”每天都在他们家发生。
“从2.7元/斤升至3.6元/斤……”王友良的话还没说完,兜里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电话中,棉贩陈海的声音再次响起,“3.7元/斤,卖不卖?”
……
尽管在电话中,与前两天相比,陈表现了最大的诚意——即便路面冰冻,他也带车拉货,但王友良还是清晰地给出两个字——“不卖”。
像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常家镇发生。“多的时候,一天会来四五拨贩子。”今年35岁的刘坊村人于海表示。尽管王友良和于海家里分别放着800斤、10 0 0多斤棉花,但是用他们的话来说,“安心等着就是。”
究其原因,棉价“涨得邪乎”。“前几年麦子最贵时也就2.5元/斤,但是现在已经涨到3.5元/斤,甚至3.6元/斤,再等几天,更贵。”这是王友良的理由。
王的话语显然引起了于海的共鸣。他说,目前他们村卖棉花的寥寥无几。“即使是卖了,也是急着用钱,不然的话,肯定是不卖。”他的话语干脆而爽利。
除了棉价上涨引发惜售心理外,另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摆在他们面前:今年9月上旬,持续多天的阴雨天气使棉花质量和产量大受影响,棉花减产20%以上。而同时,此前经历过几番大旱、冻灾等天气,也使得他们增加了不少种植成本。因此,在更多的农户看来,太早出货等于赔钱。
奔走的棉贩
王友良们的“安心”在棉贩陈海那里就等于是一场烦恼。
在淄博的农村,每逢农闲时刻,就活跃着大批像陈海这样的粮贩,他们从农户手中收棉,再卖给大的棉花收购商或者纺织企业,从中赚取差价。
但是今年,棉农和棉贩的地位完全变了。“以前都是农户主动联系我们,而现在我们上门求着收,都没有,并且还是我们自己装卸。”对此,陈很是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