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回暖迹象初显 生产成本压力加大
生意社11月24日讯 近段时间,中国轻纺城经营人造棉产品,特别是靠跑量获取利润的布商,遇到了一件“头疼”的事:凡带R(粘胶)的各种规格坯布都在涨价,而经染色、印花等后整理的成品布,却难以提价,从而陷入“提价无人要、不提价吃闷亏”的尴尬境地。
记者调查发现,遭遇价格瓶颈的布商,其产品多是大路货、老面孔,主要靠销量赚钱,一旦上游市场有风吹草动,就难以为继。
据了解,目前煤炭价格进入上升通道,秦皇岛港交易中心发热量5500大卡的山西优混煤炭交易价格已上涨,染料、助剂也出现波动,全国棉花欠收造成棉纱抬价、原油价格上涨……多种迹象预示纺织业即将面临生产成本加大的压力。虽然纺织业回暖迹象初显,但国际市场还未真正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缺少消化价格上涨的能力。
多种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势必给纺织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困难。有关人士认为,面对纺织品的价格瓶颈,以及可见、不可见的困难,加大创新力度,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是最好的“法宝”。轻纺城天汇市场少数经营户运用工艺创新对普通人造棉产品进行深加工,如打孔绣花、涂金、贴片,使附加值基本保持在每米10元以上,从容应对上游坯布的涨价。舒美特纺织上马针织圆机之时,就考虑通过产品创新,避开同质竞争。在集团营销中心下属原料公司的配合下,从原料创新入手,进行纱线、织造和后整理的全程技术攻关,经过不断试验,成功开发一系列新颖人造棉高档针织面料。由于新产品悬垂、舒适度好,品质也高,附加值是常规针织品的3倍多,订单纷至沓来,成为一些知名品牌服装厂的抢手货。
业内人士认为,创新已不再是一个时髦的名词,而是纺织企业和布商应该实施的具体行动。虽然大众、低档产品仍有一定市场,但市场一有风浪,很容易“伤风感冒”。而唯有创新的产品,才能带来较高的附加值,抵御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