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因素蚕食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
由于订单模式在发生变化,之前在银行采取远期锁汇来规避人民币升值的方法也在失效。“以前,有些大单、长单,通过远期锁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掉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但现在国际市场供求双方都在变得更加谨慎,基本都是短期的小单,没必要再花人力、物力去专门进行这块业务。在市场不好时,中小企业为压缩成本,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主要还是靠自身来规避。”王毅生说。
烦心的事情还不只汇率问题。王毅生一向承诺客户一旦发现衣服有问题就全款退还,包括海运费等。但自去年9月美国次贷进一步引发金融海啸以来,市场消费的低迷,直接导致一些海外买家对产品更加吹毛求疵,一点点小问题都要求退货。尽管王毅生已对质量严格把关,但稍不留神,偶尔还是会遭遇退货,这对资金本来就相对紧张的企业来说又是不小的考验。
内忧外患。王毅生有部分订单是外包给其他工厂,由于整个经营环境不景气,此时还要担心这些合作伙伴是否会倒闭。假如工厂倒闭,所提供的面料以及预付款很可能化为乌有,这还算事小,无法按时向客户交货则更麻烦。
压力越来越大,利润却越来越薄。王毅生身边也有一些经营服装生意的朋友干脆关掉工厂,将资金抽走去炒楼、炒股。今年以来,随着股市、楼市反弹走高,有部分人还从中赚到不少钱,发誓再也不会回到又苦又累又没钱赚的服装业。不过,做惯实业的王毅生并不为之所动,他始终认为做实业更踏实些。
转型撬冰自救
外单受阻时,内销可以缓解压力。两条腿走路,王毅生明显感受到其中的好处。
在早期外销市场畅销时,海外采购商给的订单价格很诱人,王毅生当时挺不屑内销市场,而且他的服装价格偏高,在内销市场也难于被接受。因此,他进入广东东莞投资设厂的前几年,基本100%代工出口。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国内外消费采购趋势恰好颠倒过来,海外采购商更青睐廉价的产品,而中国内地消费却日益接受中高档商品。就在此转变过程中,王毅生逐渐将经营重心转移到品牌、设计以及销售上,并把公司总部设到广州,生产大多外包给其他加工厂。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价格偏低的出口订单从珠三角转移给湖南、江西等内地的合作工厂生产。
幸亏提前走了一步。中国童装市场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不少城市的父母都舍得花上几百元为自己的独生子女买一件衣服。借助内销,王毅生撬冰逐渐前行。在短短时间内,他的企业旗下“乐天”、“小王子”等品牌自营加上加盟的专卖店在全国已达到100多家,内销的成绩单迅速追赶上外销,目前内外销业绩各占半壁江山。
不过,内销市场始终有限,不可能全部承接外销的产能,王毅生也不愿意因外需暂时的疲软而放弃经营多年的海外市场。在拓展内销市场的同时,王毅生也正努力进一步拓展自主品牌对东南亚、西欧以及俄罗斯等市场的出口。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009年1~10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362.9亿美元,与去年同比下降11.32%。虽然没有明显的回暖,但在国家四次上调出口退税率至16%等多项政策扶持下,以及近几个月圣诞节订单的拉动下,服装出口情况比上半年有所好转。
不少代工厂都意识到单靠低成本难以维持竞争力。香港贸易发展局前年调查的结果显示,从长远而言,大部分在广东的港企认同转型升级,53.1%的港企表示选择开发更高质量产品令企业升级,43.1%表示改进产品设计及加强创新,35.0%考虑开发自有品牌。
资金捉襟见肘
转型升级,这必须要投入大量资金。然而,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出口订单依然未明显复苏,不少企业还是被资金捆绑住了手脚。
王毅生也不例外。在拓展内销渠道以及打造自主品牌过程中,他主要靠企业本身的资金链来支撑。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就比较困难,特别是没有厂房等物产抵押的加工厂就难上加难。尽管王毅生的企业已不是以往单纯的代工厂,但毕竟还是不上规模的小企业,而且依然没有什么固定资产拿去抵押,加上现在出口订单萎缩以及市场风险加大,要从银行拿到贷款的机会依然微乎其微。
“假如可以获得银行贷款,步伐则可快些。”王毅生这样想。今年,他关掉在香港的专卖店,并不是因为这些店亏本,而是利润相对比在中国内地专卖店的利润低。由于资金不够充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速度,在开店方面,不敢轻易扩张甚至还要关掉一些店来维持资金正常流通。
最近,听说银行正在推出内外贸对接的解决方案,企业只凭着出口订单即可向银行贷款用来拓展内销以及推广品牌等,王毅生为此感到很高兴。同时,他也在担忧,因为贷款的风险考核门槛很高,中小型企业不容易达到其条件。像服装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不高,如何通过订单获得贷款很可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春天的到来似乎有了一些迹象。王毅生近日反而为招不到工人而焦急,回暖的外销订单以及内销年货订单越来越多,自身工厂无法消化,因此只好将部分订单外包给内地的一些工厂。而在去年此时,他正为接不到订单而发愁,只好提前给部分工人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