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纺织形势蹴就买卖关系发生逆转
生意社11月27日讯 近日有朋友在QQ上给我发了一幅“上吊”的flash动画图片,吓了我一跳,一问才知道,近来这位朋友遇到了麻烦,因为烦心,想发泄一下。
朋友在一家织造企业负责纱线采购,这个职位一直是大家所羡慕的,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这么多年来,开放的纺织业基本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况,始终是买方市场,所以相对来讲,采购工作总是比销售工作来的容易一些。
但最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纺织市场风云变幻,供销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纱线的销售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高,而与之相反的是,纱线的采购难度却越来越大。飞快上涨的棉花价格,催生棉纱价格水涨船高,这一切让下游企业无所适从,更让纱线采购族们频频挠头,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总结一下最近纺织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确发现有几大变化。
第一,买卖双方地位发生极大转变。
市场经济以来,由于激烈的竞争,大多数纺织企业销售的主要工作基本是“推销”,工厂花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在推销产品上,卖方总是处于主动的、寻求的、讨好的地位,然而,由于严重的供大于求,结果还是不尽人意。但是,这一现象,在最近一段时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供货紧张,卖方不再用主动出击,只要等客上门就行了。相反买方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寻求了,而且还要早早排队,不然,到时没有你的份,买不上原料,影响生产,造成脱节,责任可就大了。从这点可以看出,买卖双方的地位发生了极大地转变。
第二,产品的定价权发生了互换。
几多年来,纺织产品销售不畅,产品的定价权早已被转移到了买方手中。因为产品的供大于求,使买方有更多的选择权,其可以货比三家,迫使卖方降价,不然就寻找其他卖主。为了尽快出货,周转资金,卖方不得不接受买方的出价,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也因此,有多少纺织企业背上了亏损的包袱。但是,近来纺织形势的逆转,使产品的定价权又回到了卖方手中。卖方说多少就多少,反正自己的产品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为了完成订单,买方也只能接受,至于提高的原料成本能否转嫁下家,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说,目前纺织产品的定价权也发生了互换。
第三,赊欠购买转变成为预交货款。
为了争取长期客户,一些纺织企业对下游有信誉的客户,总是能赊欠价值几万,甚至上千万的产品,只要在一定账期内付款或者继续购买产品就行,也算是卖方吸引买方的经营策略。但是,在当前,恐怕很难遇到这样的卖家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买方不但要付齐货款,有的还要提前预付款,才能按时拿到货,甚至还有的厂家,要求将以前所欠货款补齐才能继续购买产品。从赊欠购买转变成为预交货款,付款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业内人士戏言,今年年底,“黄世仁”不用给“杨白劳”磕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