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陈德铭:明年中国将努力扩大进口


http://www.texnet.com.cn  2009-12-07 10:05:06  来源:商务部网站 收藏

  生意社12月7日讯 12月1日,正在日内瓦出席WTO第七次部长级会议的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接受了路透社、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联合采访。以下为问答实录:

  陈德铭: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我想先简单说几句,然后把更多时间留给你们提问。这次在日内瓦召开的是WTO的第七届部长级会议,距离上次在香港召开部长会议已经4年了。此次会议召开有两个大的背景。一是多哈谈判8年迟迟无法结束,全球贸易自由化举步维艰;二是多边贸易体制经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别是经受了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考验。我们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重新审视多边贸易体制在当今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加强合作,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推动WTO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全面评估多哈回合谈判的进展,研究下一步的谈判应该怎样走。下面,我愿意回答你们的提问。

  路透社:中国是否仍然相信如各国领导人所倡仪的,2010年多哈回合谈判会成功结束?

  陈德铭:中国政府坚定地支持在2010年结束多哈回合谈判。这首先是因为如果谈判取得成功,将每年给世界创造5000多亿美元的收益。二是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谈判已完成了80%左右。三是当前世界经济虽然开始复苏,但仍然非常不稳定,世界需要支持经济复苏的明确动力。

  但是,我也必须指出在2010年结束谈判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必须尊重香港会议对多哈回合的授权,锁定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将2008年12月农业和非农主席案文作为谈判基础,只有这样谈判才有希望尽快达成成果。如果要推翻已达成的共识,重头开始谈判,就会失去成功的希望。

  路透社: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主要的经济体,但在贸易谈判中采取了相对较低的姿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呼声,包括美欧都希望中国发挥领导力。所谓领导力是一种外交辞令,事实上是希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您对这些呼声有何回应?

  陈德铭: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但是简单地拿出口总量来比较是不完整的。中国有13亿人口,全球有66亿人口,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9%,而中国的对外贸易去年仅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86%。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和外贸规模仍然是相对较小的。更不用说,中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力密集的低附加值商品,我们出口商品的档次与美、欧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很清楚自己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中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百位以后,我们依旧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把自己国内的事情做好,使经济保持稳定较快的发展,这样才是中国对世界的真正贡献,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中国主张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不是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而应由多边的力量来讨论决定,所以中国反对G2的提法,也反对由少数大国来决定多哈回合谈判的命运。如果说中国是低调或低姿态,这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是WTO的新成员,是多哈回合谈判启动后加入的新成员。事实上中国也并不低调,而是更多地在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的多边集团中发出声音,如G20、G33。我们更多地是和发展中国家一起而不是单独发出声音。

  您说得非常正确,国际上一些人要求中国在谈判中起领导作用的外交辞令,其实质是希望中国单独做出利益让步,让个别大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使它同意谈判业已达成的共识。这怎么可能呢?这是一个发展回合的谈判,更应该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而非发达国家的诉求。在多边谈判中,我们也不可能给哪个国家单独做出让步。大家知道,在谈判中要有所得就必须有所付出,所以如果有些国家希望中国做出让步,我们也必须知道中国能够得到什么。我们是代表13亿中国人民来谈判的,我们必须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一个负责任的交待。现在有些非常发达的国家居然也要求享受等同于发展中成员的待遇,这实际上违背了多哈回合是发展回合的根本宗旨。事实上,只有全球发展了、发展中国家发展了,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的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路透社:现在美国、欧盟、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希望中国与其他大的新兴经济体参与非农的部门减让协议。中国准备参加吗?如果准备的话,在什么前提条件下会参加?还是完全没有可能?

  陈德铭:部门减让是多哈回合谈判中非常重要和敏感的问题,应该说此问题应当在农业和非农模式案文达成一致后才开始讨论。

  从谈判授权上讲,在2005年的香港部长会议上,包括上述发达成员的部长们在内,大家已同意部门减让是在“非强制原则”,也就是自愿的基础上参加的。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会在自愿的原则下对部门减让持开放的态度。但这不是中国和某一个国家的双边讨论,而应该在多边的范围内进行讨论,因为它也涉及其他新兴国家的参与问题。我想对部门减让而言,一个大的原则是部门减让不应导致不平衡的结果。如果要尽快结束多哈回合谈判,我们一定要一口一口地吃饭,一步一步地走路,采取务实的态度来对待部门减让的问题。

  中国2001年加入WTO的时候,非农关税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削减,现在平均的关税水平是8.9%,而且没有水分。如果非农谈判可顺利结束,按照当前的公式削减之后中国的关税将降至6%,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减让。可以说即便没有部门减让,中国也已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尽管这样,我们在部门减让问题上,仍将在自愿原则下采取开放的态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陈德铭  进口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