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面料底气不足 信息不畅影响行业发展
生意社12月11日讯 在西方的时尚产业链理论中,面料产业是最基础的一环,它左右着设计师产业及零售商。发展成熟的意大利纺织面料产业一直在为本土设计师们的创造力提供技术依托,使MiucciaPrada、EmenegildoZenga等品牌在面料设计上成为潮流先锋。而在中国,多数面料商仍满足于成为世界的加工工厂,远没意识到面料产业的发展滞后为设计师创业乃至整个服装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困惑。
国产面料底气不足
面对咄咄逼人的国外面料生产商,中国的面料生产企业却因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花色品种缺乏创新而显得底气不足。中国是纺织面料的产销大国,但远未成为世界产销强国。
中国服装面料市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容量。我国年均消耗服装面料超过250亿米,共进口各类面料50亿米左右,以档次较高的化纤制品和毛制品为主。其中,化纤面料主要从日本、韩国进口,进口毛制品主要来自欧盟。中国面料市场可谓炙手可热,世界主要面料出口国都把拓展中国市场作为重心。
国内面料的质量、知名度和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面料出口基本处于以量取胜的阶段。一方面是面料产量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却大量进口高档面料,这种尴尬局面已持续了很多年。据业内人士介绍,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许多面料生产企业从国有企业中转化、分离而来,企业领导更愿意承接来样加工,而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时间做市场调研和开发,不愿更多地承担市场风险。
另外,由于目前面料商还不能根据服装商或设计师的要求提供小批量的定织定染产品,这就使得服装商和设计师更愿意把目光投向那些经营模式非常灵活的进口面料。一位服装企业的老总说:“高质量的服装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面料,我国服装企业之所以难以跟世界其他知名企业相抗衡,致命的弱点就是面料质量上不去。”
同质化和中低端产品生产能力的过剩,使面料生产企业不得不打低价竞争的牌。长三角、珠三角几乎到处都是生产面料的厂家,做出口的也很多。由于生产能力、设备相差无几,产品也差不多,要想多卖产品,就只能靠降价来吸引客户,这样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难以有更多的钱用于技术设备更新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上下游企业缺乏沟通面料产业的落后,说明中国服装产业链条还不完整。
信息不畅影响行业发展
国内面料企业普遍缺乏与服装企业的沟通和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脱节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就拿服装设计师与面料企业来说,在双方互不理解的情况下,怎么沟通?国外的面料企业每开发一样新产品,都会让一些服装设计师免费拿去做服装,然后收集他们的反馈信息。中国面料企业也可以这样做。其实中国的面料企业天天都在进步,但这样的进步却不被服装企业所了解,到底是因为面料企业怕拿出来会被仿造,还是自身缺乏品牌意识?也许两者皆有。要想消除上下游企业的“代沟”,是需要一个调和伙伴的。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的时候,企业只有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效仿意大利等先进国家的经验。
意大利的纺织面料产业发展和规划合理,十分值得中国借鉴。其生产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专业性。产品相似的企业多聚集在同一地区,如科莫的丝织品工业区、比埃拉和普拉托的羊毛制品加工区、卡尔比的针织品生产基地,整个托斯卡纳大区则是意大利皮具的发源地和集散中心。
其次,可以建立面料交易市场,加强上下游产业沟通。市场的定位不仅仅是给面料生产企业提供产品销售的平台,而是要搭起“两座桥梁”——发挥信息互补优势,架起国内面料生产企业与服装生产企业集约化、高效率的交易桥梁;架起国际面料行业发展及流行趋势信息与国内市场的桥梁。这类市场的建立,可以有效推动面料企业与服装企业之间达成沟通与互信,推动面料企业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最终促进中国面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服装产业链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