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经济2009新鲜词儿 低碳经济高调出场
技术考验“低碳”能力
生意社12月12日讯 日前,我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把这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目前,以新能源和环保为主旨的“绿色经济”,不仅成为欧盟、日本、美国三大经济体瞄准未来的经济引擎,而且是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和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针对美国将征收“碳关税”,以及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发起的新的“游戏规则”,中国制造不能不考虑实施低碳排放。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而现阶段在中国,这种理想状态并不现实,节能减排成为可行性最高的重要环节。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样的织物消耗能源较少。根据某环境资源管理公司的计算,一条约400克重的涤纶裤,假设它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成衣,最后运到英国销售。如果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用50℃温水的洗衣机洗涤过92次,洗后用烘干机烘干,再平均花两分钟熨烫。这样算来,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这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相比之下,棉、麻等天然织物不像化纤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据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所的研究,一件250克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000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28倍,这还不包括T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在面料的选择上,大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大麻布料对生态的影响比棉布少50%。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也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
然后是生产环节的减排,这是纺织服装企业能做的,也是近年来一直在做的,更是必须做好的事情。在这个环节,技术创新成为重点。在近日举办的2009“蓝天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上,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全过程能耗大致为4.84吨标煤/吨纤维。其中,服装行业能耗为1.05吨标煤/吨服装,织造行业能耗为0.95吨标煤/吨纤维左右,印染行业能耗大体在2.5吨~3.2吨标煤/吨纤维之间,平均为2.84吨标煤/吨纤维,印染行业约占全行业能源的58.7%,成为纺织服装业节能的重点。据分析,我国印染厂的水、电、汽能耗占印染布总成本40%~60%,因此技术更新成为实现节能降耗,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消费和销售观念的转变
今年9月20日,世界地球清洁日,在由环保机构——珍古道尔(北京)环境文化交流中心、李宁公司、帝人集团等机构共同组织的关于“低碳服装”研讨会上,提出了“衣年轮”概念,倡导穿衣的新环保理念。“衣年轮”是基于对树木生长年轮的理解,提出用服装的碳排放指数,衡量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及年均碳排放量。而“低碳装”可让每个人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更低,提倡一衣多搭,增加每件衣服的使用率。
可见,当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变化后,将给纺织服装业带来新的变化,并影响着产业的“低碳”水平。一个可能是,未来服装企业不再比较谁销售的最多,谁卖的最贵,而要看谁的材质、工艺对环境危害更小,谁的服装碳排放更少,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另一个可能是,未来会涌现新的赢利模式,如通过增值服务赚钱,比如培训顾客如何搭配,包括如何一衣多搭,旧衣如何和新衣搭配出时尚效果,帮助顾客回收旧衣服,甚至组织顾客自己动手制作服饰等。
从销售角度来看,身为全球第三大零售商的TESCO认为,这种革命性主张实施成败的关键在于消费者,TESCO正力图让低碳产品和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最吸引人的,而不是不受欢迎的选择。TESCO在曼彻斯特大学投资2500万英镑建立的“可持续消费研究院”,专门研究如何在无需抑制消费的前提下,既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又满足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诉求——“零碳消费”。TESCO的做法是率先在英国开展了贯穿整个零售供应链的碳减排管理,从零售供应链的源头,即原料采集和制造过程就开始控制碳减排。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前,将旗下自有品牌和知名品牌产品的包装用料减少15%。在运输物流环节,TESCO要求供应商的货车在完成送货任务后回程不空驶,而是继续向超市各门店送货,目前仅英国境内的TESCO物流车队已减少不必要的空驶里程超过800万英里。
此外,TESCO还投资了280万英镑改装双层拖车,使这种车每次的货运量比通常用的货车最多可高出80%,这也意味着减少送货里程和减少碳排放量。
在影响并帮助消费者拥有低碳生活方面,现在服装零售商开始与供应商合作,通过价格因素来鼓励顾客做出购买可持续性低碳产品的决策。TESCO与“消费品论坛”其他成员一起发布了一系列原则和行动计划,有19家企业共同认可了同一个测量碳排放量的方法,使其在与消费者沟通时使用通用的语言。签署此项协议的各方在全球拥有数十亿客户,营业额合计达7000亿美元。这样就使“低碳”视角拓展至产品的整个周期,包括供应链中的一切环节,涵盖从产品的最初生产,到再次使用、循环使用或产品处理的整个过程。
而这种做法无疑将促进零售业中的大宗商品——服装的“低碳”进程。(王翔)
生意社12月12日讯 日前,我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把这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目前,以新能源和环保为主旨的“绿色经济”,不仅成为欧盟、日本、美国三大经济体瞄准未来的经济引擎,而且是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和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针对美国将征收“碳关税”,以及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发起的新的“游戏规则”,中国制造不能不考虑实施低碳排放。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而现阶段在中国,这种理想状态并不现实,节能减排成为可行性最高的重要环节。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样的织物消耗能源较少。根据某环境资源管理公司的计算,一条约400克重的涤纶裤,假设它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成衣,最后运到英国销售。如果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用50℃温水的洗衣机洗涤过92次,洗后用烘干机烘干,再平均花两分钟熨烫。这样算来,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这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相比之下,棉、麻等天然织物不像化纤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据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所的研究,一件250克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000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28倍,这还不包括T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在面料的选择上,大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大麻布料对生态的影响比棉布少50%。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也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
然后是生产环节的减排,这是纺织服装企业能做的,也是近年来一直在做的,更是必须做好的事情。在这个环节,技术创新成为重点。在近日举办的2009“蓝天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上,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全过程能耗大致为4.84吨标煤/吨纤维。其中,服装行业能耗为1.05吨标煤/吨服装,织造行业能耗为0.95吨标煤/吨纤维左右,印染行业能耗大体在2.5吨~3.2吨标煤/吨纤维之间,平均为2.84吨标煤/吨纤维,印染行业约占全行业能源的58.7%,成为纺织服装业节能的重点。据分析,我国印染厂的水、电、汽能耗占印染布总成本40%~60%,因此技术更新成为实现节能降耗,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消费和销售观念的转变
今年9月20日,世界地球清洁日,在由环保机构——珍古道尔(北京)环境文化交流中心、李宁公司、帝人集团等机构共同组织的关于“低碳服装”研讨会上,提出了“衣年轮”概念,倡导穿衣的新环保理念。“衣年轮”是基于对树木生长年轮的理解,提出用服装的碳排放指数,衡量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及年均碳排放量。而“低碳装”可让每个人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更低,提倡一衣多搭,增加每件衣服的使用率。
可见,当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变化后,将给纺织服装业带来新的变化,并影响着产业的“低碳”水平。一个可能是,未来服装企业不再比较谁销售的最多,谁卖的最贵,而要看谁的材质、工艺对环境危害更小,谁的服装碳排放更少,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另一个可能是,未来会涌现新的赢利模式,如通过增值服务赚钱,比如培训顾客如何搭配,包括如何一衣多搭,旧衣如何和新衣搭配出时尚效果,帮助顾客回收旧衣服,甚至组织顾客自己动手制作服饰等。
从销售角度来看,身为全球第三大零售商的TESCO认为,这种革命性主张实施成败的关键在于消费者,TESCO正力图让低碳产品和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最吸引人的,而不是不受欢迎的选择。TESCO在曼彻斯特大学投资2500万英镑建立的“可持续消费研究院”,专门研究如何在无需抑制消费的前提下,既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又满足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诉求——“零碳消费”。TESCO的做法是率先在英国开展了贯穿整个零售供应链的碳减排管理,从零售供应链的源头,即原料采集和制造过程就开始控制碳减排。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前,将旗下自有品牌和知名品牌产品的包装用料减少15%。在运输物流环节,TESCO要求供应商的货车在完成送货任务后回程不空驶,而是继续向超市各门店送货,目前仅英国境内的TESCO物流车队已减少不必要的空驶里程超过800万英里。
此外,TESCO还投资了280万英镑改装双层拖车,使这种车每次的货运量比通常用的货车最多可高出80%,这也意味着减少送货里程和减少碳排放量。
在影响并帮助消费者拥有低碳生活方面,现在服装零售商开始与供应商合作,通过价格因素来鼓励顾客做出购买可持续性低碳产品的决策。TESCO与“消费品论坛”其他成员一起发布了一系列原则和行动计划,有19家企业共同认可了同一个测量碳排放量的方法,使其在与消费者沟通时使用通用的语言。签署此项协议的各方在全球拥有数十亿客户,营业额合计达7000亿美元。这样就使“低碳”视角拓展至产品的整个周期,包括供应链中的一切环节,涵盖从产品的最初生产,到再次使用、循环使用或产品处理的整个过程。
而这种做法无疑将促进零售业中的大宗商品——服装的“低碳”进程。(王翔)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