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中国经济逐步企稳回暖微观信号
生意社12月15日讯 在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青岛港的散杂货码头,码头工人李炳城忙着把从货船上卸下的货物装上卡车。在他眼前是一个与上半年完全不同的忙碌场景:26个泊位停满船舶,货运汽车排起长队,工人们四班倒着干活。
“现在这里泊得满满的,外海还有很多船等着进港,而年初时26个泊位最多时只占用了18个。”这位管理着200名装卸工的队长说。
李炳城所在的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是中国沿海经营货种最多的综合性装卸公司和沿黄流域最大的散粮接卸基地,常年雇佣9支装卸队,2000多名工人。
港口被视为经济“晴雨表”,码头上的装卸工们用肩膀感受着中国经济这一年的起伏变化。
7日在北京闭幕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全年“保八”已无悬念。
据青岛港集团介绍,截至12月13日,青岛港完成吞吐量超过3亿吨,同比增长5%,同时新增了16条国际航线。
海运的复苏不仅体现在港口吞吐量的增长上。青岛市市长助理武铁军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今年11月在青岛召开的国际海运年会,原本估计有300多名国际顶尖海运公司负责人与会,最终却来了800多人。
海运复苏的同时,陆路运输受中国自去年年底推出的一系列大型投资项目的带动,也企稳回升。特别是占货运总量60%-70%的公路货运,数以万计的个体经营者亲历了运输市场的冷暖交替。
在距离北京3个小时车程的河北青县马厂镇,曾打算卖掉3辆卡车的姚增奎现在又跑起了运输。“去年下半年眼看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客户又开始上门了。”他说。
国内重卡市场占有率超过23%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纯济表示,国家4万亿投资带动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重型卡车消费。
同时,随着物流业逐渐回暖,运力趋于紧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业开始扭转上半年的负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增长2%。
据马纯济介绍,中国重型卡车销量在金融危机期间呈现出特殊走势。第一季度,重卡工程用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进入第二季度,工程用车比例逐渐下降,公路用车市场逐渐启动。
而在去年第四季度,重汽集团销量屡创新低,尤其是11月份销量仅为平时水平的五分之一。
然而,经济回暖并不代表未来没有隐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
在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绍兴县中国轻纺城,这个亚洲最大纺织品集散地的两万多名经营户们开始担心,经济回暖后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贸易摩擦给企业生存环境可能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浙江缤丽纺织董事长王新生对汇率波动表示了自己的担心:“目前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呼声比较高,象今年初美元一个月掉两毛钱,生意就没法做了,因为到三个月以后结汇,结出来都是亏本的,希望汇率能够相对稳定一点。”
年出口额3000万美元的绍兴春夏秋冬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姿英则更关注通货膨胀。
“一个月以前棉纱上涨了20%,今年以来,粘胶价格涨了至少30%,一米布的成本贵了六、七毛钱。”林姿英说,外贸利润压缩,国内运营成本上升,生意好了,日子可能会更难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保持外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等让这些专门从事出口的企业感到宽心。
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周如生说,经营户对明年的形势比较有信心。市场今年新增的商铺,招商全部爆满,新增经营户3500家。
周如成说:“轻纺城的影响力决定了全世界的订单首先要到这里来。全世界受影响,这里是最后受影响的;全世界回暖,这里应该率先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