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业企稳回升 产业升级五大趋势
生意社12月16日讯 “中国服装业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行业形势企稳回升的趋势日趋明朗,并且出现结构调整的亮点。”在日前举行的一次论坛上表示,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谢青描绘了一幅中国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将出现五大发展趋势。”
事实上,透过这幅日渐清晰的“路线图”,中国服装行业致力结构调整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趋势一:聚焦“时尚创意”产业
“提高品牌贡献率、增强对市场流通的控制力,这是我们产业升级主攻的目标之一。”谢青称,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应大力发展时尚创意产业。他认为,时尚创意产业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首先,必须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做基础;其次,创意,必须有很多好的想法,有好的创新思维;最后就是产业,它必须落实到生产和销售上,而不仅仅停留在空想。
目前一些走在前端的服装企业已经悄悄开始向时尚创意产业进军。美特斯邦威已经以8位数的资本,拿下了与派拉蒙和孩之宝的《变形金刚》版权中国特许,美邦成为变形金刚系列服饰中国唯一品牌合作方,可在服饰产品使用其字体、标志、人物等形象。此外,“Meters/bonwe”的有关品牌画面也在电影《变形金刚2》中有所植入。据统计,达成合作之后美邦的销售比去年同期有两位数的上升。
“这种与好莱坞大片合作整合营销的方式,是耐克、百事可乐、宝马、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惯用的商业手法,服装品牌首次成功运作,是整个行业的一大进步。”谢青说,这表明从业者开始把服装作为时尚品牌推进消费者的视野。
趋势二:优势企业“掌控”资源
“今后,服装行业发展轨迹不是靠数量扩张,而是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在谢青看来,中国服装业的组织结构在发生变化,国内市场的品牌集中度提高,为优势品牌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制造业高成本时代的来临,低附加值、过度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关停状态居多。“市场优势资源正向有渠道、有品牌、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汇集,有限的外销订单也在向优势企业集中,这种趋势在“十二五”期间仍将继续。”他分析道,中国服装业组织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国内的服装资源正在快速向优势企业集聚。
趋势三:产业转移进一步加速
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转移已经成为《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谢青介绍到,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服装产业转移正在企业市场行为和国家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加速之势。
9月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暨第九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宣布安徽省望江县等23个市(县、区)、镇成为第九批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产业集群试点地区。
谢青认为,本次确定的23个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体现了一个特点: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多,包括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相对不发达的县镇,如江西省奉新县、安徽省望江县、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和二七区、吉林省辽源市、辽宁省康平县、福建省尤溪县等。而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趋势四:网品市场不可回避
毫无疑问,网络经济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服装市场认识到了虚拟市场平台的作用和力量。互联网不仅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而且网品市场的形成是中国服装企业不可回避的市场之一。
“除了比较知名的BONO和VANCL,最近我还了解到一个叫‘衫寨天涯’的网品品牌。这个品牌的特别之处在于,将天涯社区的潮流文化、流行性符号快速商业化。”谢青介绍,这个品牌主要以天涯社区为平台,运作模式是由网友共同讨论决定T恤衫的创意主题,或者是社会热点事件,比如60周年庆典,杰克逊死亡事件等等,由设计师上传主题性设计,网民投票确定之后,投入生产,进行网上销售。
“有创造性的年轻一代正在用巨大的创业热情和新鲜的创意理念丰富着这个市场。”谢青说,这些全新的尝试,必将为传统的服装产业、服装市场与服装渠道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创意,开辟新的网品市场,创造新的思路和盈利点。
趋势五:关注“国际供应链”
最近一桩桩海外并购事件不断刺激着公众的眼球,服装行业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广州市健升贸易有限公司收购法国著名时装品牌皮尔卡丹的消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经表示:“中国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外汇储备运用与企业‘走出去’结合起来。”被称为中国最高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讲话更明确: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面临资金严重缺乏的局面,形成了对外来资本的急剧需求,这些国家与中国合作意愿增强,放宽了一些领域的投资限制,投资或并购优质资产、先进技术的机会增多。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即将进入海外扩张的“外资储备时代”。作为对外贸易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时代?
谢青分析,从目前中国服装业海外并购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投资案例都是品牌合作型。人才、技术和渠道也是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而直接购买外国工厂的实体资产同样是一种具体方法。但相比品牌、技术、渠道等方面的海外并购与合作,实体资产并购存在更大的风险,企业需要了解国外相关法律、经济知识以及中外企业存在的文化差异。
“尽管这是一个艰难和复杂的过程,但也是中国企业、中国服装业乃至中国经济,融入国际一体化大潮的必由之路。”谢青坦言,这恐怕是业界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话题。
事实上,透过这幅日渐清晰的“路线图”,中国服装行业致力结构调整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趋势一:聚焦“时尚创意”产业
“提高品牌贡献率、增强对市场流通的控制力,这是我们产业升级主攻的目标之一。”谢青称,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应大力发展时尚创意产业。他认为,时尚创意产业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首先,必须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做基础;其次,创意,必须有很多好的想法,有好的创新思维;最后就是产业,它必须落实到生产和销售上,而不仅仅停留在空想。
目前一些走在前端的服装企业已经悄悄开始向时尚创意产业进军。美特斯邦威已经以8位数的资本,拿下了与派拉蒙和孩之宝的《变形金刚》版权中国特许,美邦成为变形金刚系列服饰中国唯一品牌合作方,可在服饰产品使用其字体、标志、人物等形象。此外,“Meters/bonwe”的有关品牌画面也在电影《变形金刚2》中有所植入。据统计,达成合作之后美邦的销售比去年同期有两位数的上升。
“这种与好莱坞大片合作整合营销的方式,是耐克、百事可乐、宝马、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惯用的商业手法,服装品牌首次成功运作,是整个行业的一大进步。”谢青说,这表明从业者开始把服装作为时尚品牌推进消费者的视野。
趋势二:优势企业“掌控”资源
“今后,服装行业发展轨迹不是靠数量扩张,而是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在谢青看来,中国服装业的组织结构在发生变化,国内市场的品牌集中度提高,为优势品牌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制造业高成本时代的来临,低附加值、过度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关停状态居多。“市场优势资源正向有渠道、有品牌、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汇集,有限的外销订单也在向优势企业集中,这种趋势在“十二五”期间仍将继续。”他分析道,中国服装业组织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国内的服装资源正在快速向优势企业集聚。
趋势三:产业转移进一步加速
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转移已经成为《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谢青介绍到,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服装产业转移正在企业市场行为和国家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加速之势。
9月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暨第九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宣布安徽省望江县等23个市(县、区)、镇成为第九批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产业集群试点地区。
谢青认为,本次确定的23个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体现了一个特点: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多,包括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相对不发达的县镇,如江西省奉新县、安徽省望江县、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和二七区、吉林省辽源市、辽宁省康平县、福建省尤溪县等。而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趋势四:网品市场不可回避
毫无疑问,网络经济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和服装市场认识到了虚拟市场平台的作用和力量。互联网不仅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而且网品市场的形成是中国服装企业不可回避的市场之一。
“除了比较知名的BONO和VANCL,最近我还了解到一个叫‘衫寨天涯’的网品品牌。这个品牌的特别之处在于,将天涯社区的潮流文化、流行性符号快速商业化。”谢青介绍,这个品牌主要以天涯社区为平台,运作模式是由网友共同讨论决定T恤衫的创意主题,或者是社会热点事件,比如60周年庆典,杰克逊死亡事件等等,由设计师上传主题性设计,网民投票确定之后,投入生产,进行网上销售。
“有创造性的年轻一代正在用巨大的创业热情和新鲜的创意理念丰富着这个市场。”谢青说,这些全新的尝试,必将为传统的服装产业、服装市场与服装渠道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创意,开辟新的网品市场,创造新的思路和盈利点。
趋势五:关注“国际供应链”
最近一桩桩海外并购事件不断刺激着公众的眼球,服装行业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广州市健升贸易有限公司收购法国著名时装品牌皮尔卡丹的消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经表示:“中国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外汇储备运用与企业‘走出去’结合起来。”被称为中国最高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讲话更明确: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面临资金严重缺乏的局面,形成了对外来资本的急剧需求,这些国家与中国合作意愿增强,放宽了一些领域的投资限制,投资或并购优质资产、先进技术的机会增多。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即将进入海外扩张的“外资储备时代”。作为对外贸易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时代?
谢青分析,从目前中国服装业海外并购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投资案例都是品牌合作型。人才、技术和渠道也是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而直接购买外国工厂的实体资产同样是一种具体方法。但相比品牌、技术、渠道等方面的海外并购与合作,实体资产并购存在更大的风险,企业需要了解国外相关法律、经济知识以及中外企业存在的文化差异。
“尽管这是一个艰难和复杂的过程,但也是中国企业、中国服装业乃至中国经济,融入国际一体化大潮的必由之路。”谢青坦言,这恐怕是业界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话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