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供需矛盾犹存棉花价格易涨难跌
生意社12月17日讯 自9月初以来,在新年度全球棉市预期减产的推动下,郑棉期价步步上行,当前则主要围绕16000元/吨关口振荡。综合来看,美元指数反弹虽然扼杀了棉价的上涨,但在供需失衡的矛盾严重存在的背景下,棉价仍维持涨势。目前,市场主要关注美元指数反弹的深度,以及即将公布的中国2009/2010年度进口棉配额情况。笔者认为,美元指数反弹只是暂时的,而2009/2010年度中国进口棉配额情况也左右不了棉价的上涨,在新年度棉市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棉价易涨难跌的局面恐将维持。
美元指数持续反弹难以扭转商品价格整体向上趋势
短短数周时间,先是迪拜的主权债务危机,之后西班牙、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也遭受牵连。借此机会,美元指数强劲反弹至77.092点,收复了10月份以来的下跌幅度。前一时期,由于各国货币政策宽松导致市场对通胀的忧虑上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势头凌厉,但随着近期美元指数的反弹而有所减缓,棉花价格在上冲16000元/吨一线后出现回调符合情理。笔者认为,美元指数近期反弹并非是美国国内经济完全好转带动,难以扭转商品价格总体向上的趋势。因此,从大的环境来看,美元指数反弹压制商品价格上涨趋势发展的概率较小,而抑制棉花价格上涨的有效力量也不可能是美元指数。
供需失衡难以缓解,棉价居高不下
目前,棉市供需失衡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今年中国棉花产量为680万吨,而USDA预测为686万吨,ICAC预测为675万吨。在中国棉花产量预测上,以上机构意见基本一致。此外,美国USDA在11月份的报告中再次下调了中国2009/2010年度棉花产量至686万吨,上调国内消费量至1007万吨。如此以来,新年度中国棉市的供需缺口进一步放大至320万吨。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棉花价格急剧下跌,国家为稳定棉花价格和激发棉农植棉积极性,采取了有效的收储政策稳定了棉花市场。2008年国家收购棉花275万吨,截至今年12月上旬已累计竞价销售近240万吨。单以棉花收购量来计算,当前国家还拥有35万吨棉花资源,今后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比较有限,估计新年度国内棉市供需缺口仍将存在。
目前,纺织行业在国家系列扶持政策刺激下出口正在逐步恢复,而另一方面,纺织行业的复苏也得益于今年国家拉动内需经济政策的实施。估计年底前在节日效应的带动下,纺织行业的的复苏会加快,纺织服装的市场需求量将有所增加,这将对棉花价格形成提振作用。在棉市供需失衡的背景下,随着国内外纺织品消费的增长,棉价上涨的基础将更加坚实。
进口棉花配额对棉价的影响有限
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即将公布的2009/2010年中国进口棉花配额情况。目前,市场预期进口配额数量为195万吨,高于美国农业部11月份预测的185万吨。当前美棉价格已达到了75美分/磅,远高于此前的市场预期。而在国内新年度棉花进口配额有望增加的背景下,国际棉花价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进口棉花11.3万吨,同比增加3.67万吨,增幅达48.23%。
目前,随着配额发放日期临近,部分纺织企业采购现货趋缓,市场观望情绪有所提升。后期如果中国大量进口棉花,将会使纺织企业原料采购的选择性增强,并会对国内棉花市场形成冲击。但由于进口配额不是所有纺织企业都能争取到,“僧多粥少”的局面严重存在,且配额只能短期内缓和供应偏紧的局面,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供需失衡的格局。因此,棉价下调的空间并不大。后期如果消费能持续带动现货价格上涨,那么郑棉创新高只是时间问题,进口配额的发放对棉价的影响有限。
综上所述,在新年度棉市供需失衡格局犹存的情况下,虽然近期美元指数反弹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的打压,但棉价易涨难跌的趋势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