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势放缓棉花后市趋于分化
生意社12月17日讯 近来,整个棉花产业链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籽棉和皮棉价格持续上涨,棉纱价格大幅上调,棉布价格也有所跟涨。究其原因,棉价上涨是主要推力。这种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能否被下游消化?近期出台的调控政策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这两个因素是决定未来棉价走势的关键。
一、2009/2010年度棉花产销存预测
1.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下降
据美国农业部11月份预测,2009/2010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237万吨,较10月调减了22.6万吨;消费量为2471.6万吨,较上月调增了19.2万吨;出口量为721.7万吨,较上月调增了26.1万吨;库存消费比47.30%,较上月调减了2.5个百分点。
2.我国棉花产销存预测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11月发布的全国棉花产销存预测数据显示,2009/2010年度棉花产量为675.7万吨,较上月预测值上调0.5万吨,同比减少15.4%;消费量修正为1004.6万吨,较上月上调28.9万吨,同比增长3.6%;进口量293.9万吨,较上月上调34.2万吨,同比增长103.2%;期末库存为328.4万吨,较上月上调14.0万吨,同比减少4.3%;库存消费比为32.65%,较上月上调0.47个百分点。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无论是美国农业部还是国家棉花市场监控系统均显示2009/2010年度棉花市场存在供需缺口,由全球棉花产量到国内棉花产量均出现了大幅的调减,但是棉花消费量则出现了较大的增长,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将延续,这些数据对棉价的上涨提供了利多支撑,因此笔者认为这种价格上涨能否被下游市场所消化将尤为关键。
二、纺织生产趋旺订单增加
1.纺织出口季节性特征明显
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高启,消费动力仍然不足,加之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因素均可能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复苏之路上的阻碍。虽然第106届广交会纺织品服装成交达到34.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5.9%,但近期出口降幅的进一步扩大表现出纺织品服装出口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从历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数据来看,7—9月是纺织品出口的传统旺季,9月以后,出口额就开始明显下降,直至第二年的3月开始反弹。据中国棉花网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有70%的人认为近期服装订单的增加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完成圣诞节和春节订单后服装订单将趋于减少。综上所述,明年3月份之前纺织出口能否持续增长还有待观察。
2.纺织内销形势持续好转纱、布销量明显增加
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自2009年以来,纺织业和棉纺织业内销交货值同比增速不断扩大,与上年同期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2009年1—8月,纺织业全行业内销交货值18457.64亿元,同比增长11.7%;棉纺织内销交货值5670.3亿元,同比增长10.3%。从企业经营的微观层面来看,就笔者走访的以内销为主要市场的纺织企业反映,当前订单量明显较前期增加,与上月相比,纱的销售速度加快、库存减少,布的产量和销售量也都有所增加。
三、全球经济进入政策与市场博弈阶段
国际经济主基调不再是出台政策以启动市场,全球经济进入政策与市场博弈阶段,本阶段存在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产业链上游普遍复苏。标志产业链上游冷暖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11月份普遍保持回升态势,并高于50%,这一标志性景气指标表明当前各国生产和贸易情况均有所好转,制造业正在逐步复苏。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5个月高于50%,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上升,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4个月高于50%,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8个月高于50%。
二是终端消费仍未回暖,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除受益补贴扶持政策行业外,多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其下游、特别是终端消费仍未显现明确复苏迹象。长期以来,扮演世界消费者角色的经济发达国家,就业和消费仍是软肋,亚洲及中国消费势头有所向好,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依然不振,大部分地区储备银行认为劳动力市场继续疲软。
三是全球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产生流动性泛滥导致的美元持续贬值预期。2008年11月开始欧元区基准利率从4.25%开始下调,2009年5月降至1%低位,目前这一较低利率政策已持续实施近7个月。此外,欧元区和英国等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注入大量资金。2008年12月,美国、中国和日本利率均降到较低水平,并持续至今。再者,全球贸易结算货币美元贬值加剧了流动性泛滥,美元指数于3月4日89.62的高位开始下降,至12月14日已连续下跌近9个月至76.29,降幅将近15%。
四是经济刺激政策调整初现苗头。面对持续充裕的流动性及接踵而至的通胀问题,以宽松货币和积极财政刺激经济升温的宏观经济政策或将逐步淡出。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2009年10月6日宣布加息,将其政策利率从3%提高25个基点至3.25%。另外,中国央行正回购力度明显加大,11月23—27日间央行从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资金1270亿元,与到期资金对冲之后,共计回收资金20亿元。这是央行10月份以来连续第7周实现资金净回笼,两个月来共计回收流动性资金6650亿元。这表明,虽然我国宏观调控的总基调未变,但政策操作重点却已根据形势变化进行了微调,更多关注信贷投放的均衡性、可持续性和结构的合理性。此举标志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初现苗头。制造业利润面临通胀侵蚀压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能否精确把握市场将成为中期潜在风险,市场行情敏感性较前期进一步增强。
四、政策调控效果明显棉价料将小幅上涨
根据上文所述,纺织内销复苏态势明显,外销虽然还面临诸多压力,但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在好转,下游需求正在逐渐恢复。从当前情况看,纺织生产和订单量明显增加,本年度棉花需求量将高于上年度,全年棉花供求缺口加大,棉价将保持强势,不排除阶段性持续上涨的可能,不过国家棉花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出将有利于满足纺织企业的正常生产用棉需求。
政策调控初见成效,购销市场趋于理性。继部分地区农发行停贷、限贷警示风险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又联合召开会议商讨增发抛储量及增发配额的消息透露出给市场降温的意图,从随后的棉花市场购销情况来看,会议传递出来的调控信号已初见成效,市场各方逐渐回归理性,棉价的上涨势头趋缓。一方面,棉花企业的购销行为逐渐分化,部分棉花企业受农发行停贷、限贷影响,资金不足,不得不暂停收购;另外一些企业防控风险意识增强,放缓了收购步伐,并且积极销售已加工出来的皮棉;还有一些企业由于自有资金充裕,且看好后市,仍然积极收购,并且持棉待涨。另一方面,纺织企业等待国储棉的抛售,在现货市场的采购多为随用随买,不过由于目前纺织企业库存普遍较低,下游订单相对充裕,加上近期国储棉暂停抛售,使得其对现货的需求明显增强。
就近期的棉价走势来看,增加抛储的政策信号释放之后,棉价涨势已经逐渐放缓,根据对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近期棉价将保持小幅上涨格局。不过,结构上的分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就高等级棉来说,棉花企业及中间商对后市的预期较高,持棉待涨心理较强,价格涨幅或将更为明显;而企业销售低等级棉的积极性较高,且其质量难以满足纺织企业的生产需求,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以来棉价持续上扬,一改往年阶段性回调的行情走势,市场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一方面,由于信贷资金连续大规模投放,资本充裕,而2009年度供需格局使棉花成为不多的投资选项之一,大量资金涌向棉市,形成一定虚拟需求,滋生棉花行情泡沫;另一方面,部分投资人借用金融信贷杠杆在棉花采购环节循环操作,放大实质需求,进一步推高棉价,助长棉价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