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积极支持棉花收购成效显著
生意社12月26日讯 2008棉花年度,面对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棉花市场的复杂形势,农发行按照“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原则,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信贷政策,发挥了在棉花收购市场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保证了棉花收购工作平稳进行。2008棉花年度,农发行共发放棉花收购贷款511.29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8691万担,支持收购量占当年全国棉花总产量的58%。其中,农发行新疆分行共发放收购贷款304.53亿元,同比增加20.76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4865万担,同比增加515万担;支持收购量占当年新疆地区棉花总产量的81%。
收购开始之前,农发行及早部署收购准备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棉花年度收购信贷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做好2008年度棉花收购贷款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行与国家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相结合,合理布局收购网点,严把贷款准入关,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2008棉花年度棉花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工作。同时,逐步完善贷款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优化客户信贷结构。2008年度,农发行共认定收购贷款资格企业935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84%,国有企业占比6%,供销社企业占比10%。
收购期间,农发行综合分析市场走势和各方利益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执行2008棉花年度收购贷款上线和贷款风险控制线的通知》,变“双限”为“双线”,确定2008棉花年度每担标准级皮棉收购贷款上线基准为500元/担,允许最高向上浮动50元/担,下浮不限,最高贷款额不得突破560元/担。同时,根据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扣除合理的费用和利润后,设定贷款风险控制线,于每周一在系统内网发布,有效控制了市场风险,稳定了市场价格。
为更好地发挥大型重点棉花流通企业在棉花产业链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农发行下发了《关于加强对大型重点棉花流通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大型重点棉花流通企业的标准以及该行的信贷政策,要求各级行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确定拟支持的大型重点棉花流通企业资格,扶持和组织优势企业开展新棉收购,更好地解决棉农“卖难”的问题,促进棉花产业链的整合。
- 农发行部署新年度棉花收购信贷管理工作 (09-28 08:24)
- 新疆棉企迎重大机遇 纺织产业借力“走出去” (07-07 11:28)
- 农发行河南省分行投放棉花收购贷款7.3亿元 (06-22 09:40)
- 农发行东营分行助推纺织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03-25 08:42)
- 农发行五家渠兵团分行投放2亿元棉花预购贷款 (12-04 07:55)
- 农发行新疆分行部署下阶段棉花信贷工作 (12-01 08:08)
-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启动 农发行600亿确保“钱等棉” (11-20 08:31)
- 农发行的信贷政策将与国家棉花调控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11-12 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