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春天真来了吗?
生意社12月28日讯 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表现得非常抢眼,纺织服装指数节后3个交易日的涨幅达到9.65%,上证指数的涨幅却只有5.88%。
自去年10月28日大盘触底反弹以来,上证指数的涨幅为22.31%,而纺织服装指数的涨幅更是达到43.33%,超越上证指数接近一倍。
纺织服装行业的春天提前到来了吗
事实显然不是。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3.80%,而利润总额则同比下降了1.77%,这是近10年以来的行业首次利润的下降。去年前11月的数据说明2008年三季度以后行业形势在进一步恶化。
从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这4个重要指数来看,纺织行业都处于20个行业中的最低位置:前3个指数低于20%,采购量指数则低于30%。针对该数据,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欧、美、日纺织品零售市场已出现滞销状况,库存出现积压,消费者大幅缩减在纺织服装等商品上的开支和预算,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改观,外部需求下降幅度增大、持续时间延长,则出口加剧恶化的态势还将继续。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目前上市公司中纺织服装板块的整体市盈率为22.95倍,而全部A股只有16.57倍。尽管纺织服装板块市盈率纵向比较并不高,但目前的行业形势已经“物是人非”。即使不考虑股价的因素,随着未来赢利能力的下滑,纺织服装行业的估值压力将更加严峻。
显然,纺织服装板块的强势主要是超跌反弹和受政策利好刺激,基本面很难支持该板块进一步走强。而且各方面的专家都预计,2009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形势仍不乐观,国内需求也将继续走弱,未来行业赢利能力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是否纺织服装业将会难过严冬
答案显然也不是。尽管行业目前遭受内外部的多重压力,但是我们也要正视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力——中国具有最完备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良好的行业竞争环境、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和高性价比的劳动力,同时大量管理高效经营机制灵活的民营资本的介入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从更长的时间看,纺织服装在中国都不会成为一个消亡的行业,而是一个不断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和改造自己、焕发生命力的行业。
而且,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明显放缓,特别是进入12月以后人民币在6.83附近徘徊了两个多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曾出现连续“跌停”,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的预期陡然升温。
如果未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对纺织行业来说,肯定是一个利好消息,有利于行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企业的出口赢利能力和接单能力提高,减少汇兑损失,甚至可能产生汇兑收益。落实到具体企业,以美元结算、出口比重高的企业受益更大。
另外,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业内企业已经在本轮行业危机深化之前着手自身发展模式的转型,像控制或放缓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降低单位能耗和各项费用的支出、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拓展和延伸,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在出口面临压力的情况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利用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手段,实现经营模式的创新,寻求向轻资产运营的转变等。行业内优秀企业的未雨绸缪将引领行业改造升级的步伐,同时这些优秀的企业也将最早迎来行业的春天,最充分地分享行业洗牌后的复苏性增长。
此次的优胜劣汰有利于行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行业内更多的企业将向产业链上盈利更丰厚的环节转移,更多的企业将由纯粹的制造加工型向技术创新型、品牌零售型等方式转变,也有利于行业最终估值水平的提高。
从整体而言,未来行业的好转有赖于全球实体经济复苏带来的消费需求增长以及行业内在结构性问题的解决。
前者需要时间的等待,后者也需要时间完成行业的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