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年末"招工难" 温州宁波绍兴三地浙企用工调查
“招不到人”——正成为当下一些浙江企业的真实写照。
2009年底,两份权威调查数据相继发布: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在对绍兴、金华两地的100家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平均每家企业10月份计划招工40人,平均实际招工人数仅为25人……
浙江省职业介绍服务指导中心在11月底对全省700家用工紧缺企业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企业缺工总人数达到12.7万人……
省就业局有关人士表示,准确地说,“招工难”的现象存在于部分行业和企业中,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部分企业开始感受到“招工难”,临近岁末,大批农民工又开始踏上归途。
“招工难”是否还将持续?农民工们在想什么?如何克服这道横在复苏征途前的栏杆?本报记者在温州、宁波、绍兴三地进行了调查采访。
工资小涨应聘仍寥寥
12月24日上午9时,宁波市人力资源市场偌大的洽谈大厅空空荡荡,只有10多个农民工坐在电脑前查看招聘信息。工作人员介绍说,最近平均每天来找工作的农民工只有四五十人,与年初排队求职的闹猛场面相比反差很大。
为能尽快招到工人,许多企业已降低了用工门槛,提高了员工的待遇水平。眼下,在宁波劳动力市场上,普工工资已从年初每月1000元提高到1300元,电工、铣工、焊工等技术工种待遇更高,已达到每月2000元以上。可即便如此,应聘者仍不买账。
中午11时到下午1时半,本应是温州市职业介绍中心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然而,23日中午,记者却发现中心的求职大厅里总共只有20多个求职者。信息屏幕上不停滚动着各类招工信息,而驻足观看的人却寥寥无几。
该中心36家职业介绍所中,已经有六七家停业,正常营业的看起来也不景气,偶尔有人进去询问,不到两分钟就匆匆离开。中心工作人员叶侠介绍,这两天办理登记手续的都只有200人左右,达成协议的约占70%,两项数据都大大低于市场预期。
23日下午1时许,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同样冷冷清清。一排排长条椅上,坐着七八个人,只有三四个人在看招工信息。
市场大厅内有公办、民办两种职业介绍服务,但都“生意”清淡。几十个民办职介所的玻璃门前都贴着密密麻麻的招工信息,然而却门可罗雀。职业介绍员有的干坐着,有的玩游戏,有的打毛衣。
成邦职介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一般在12月才出现“用工荒”,而今年8月中下旬就开始出现了。
“企业请你们帮助招工,一般要多长时间能给他们找到工人?”
“那没底。一般要二三个月,有时还不够。”
“你手头有多少待招工的岗位?”
“七八百个肯定有的。现在关键是有没有工人,岗位不成问题。”
企业不懂农民工的心
用工单位者在急切地招工。
来自四川的黄新强向工作人员询问招工信息:“有没有招模具工的?”
“每月1400元,两班倒。”
“有没有三班倒的?工资低点没关系。”
“暂时没有。”
安徽人刘方明原先在温州做保安,现在也想找一个能够三班倒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再多做几份工,比如做些小生意,租用三轮车搞营运,可以增加收入,不枉远离家乡打工。”
“否则的话还不如回家乡做工呢,现在沿海城市到老家办厂的也很多。”刘方明说,之所以想留在温州,有各种具体考虑。“温州经济发达,各种机会多一些。突然回家,会觉得自己在外混了这么多年又回到原点,面子搁不下!”
一位寻求驾驶岗位的人抱怨说:“原先在厂里做驾驶员太辛苦。除了开车,还要当搬运工,一天下来疲劳得很。”他现在想找个规范点的企业,最好驾驶和搬运的工种是分开的。
来自江西萍乡的杨渚翔与两个老乡在宁波市人力资源市场转了一上午,也没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他们来甬务工已将近4年,原本在同一家公司做铣工,月工资2000元。由于嫌待遇太低,上个月合同期满后,他们都没有续签,选择了另找工作。
“企业太不懂农民工的真实需求了,在城市生活不比农村,开销很大的。”杨渚翔算了笔账:房租每月900元,三个老乡平摊每人300元,伙食费500元,交通、通讯费用200元,人情往来费用300元。这样每月最多也只能攒下700元钱。
对于新工作,他们要求挺“高”:每月工资不少于2500元,最好能包食宿;每周要有固定的休息日;试用期不能超过两周;三个老乡要能“打包”进企业,彼此好有照应。
“其实,我们就是想求个安稳,让我们能在城里生活下去。”
民工紧缺四处托人情
“想办法帮我们招90名女工,好几家企业等着要人呢!”24日早上一上班,宁波市就业管理服务局陈发泉科长就给远在郑州市劳务输出办公室工作的熟人打去了“告急”电话。接着,他又联系了河南安阳、四川成都等地的老朋友,求他们帮忙。
“为帮企业招工,我们连熟人都用上了。”陈发泉一脸无奈。
9月开始,宁波企业订单增多,用工需求量猛增,很多企业开始为招不足工人而发愁。
据统计,从11月至12月23日,在宁波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的企业岗位总数已达17.4万个,而成功介绍的不足三成。
“民工荒的重灾区一般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印染、服装、机械电子等。”绍兴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副局长张浩说:“不少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所赚利润非常少,给工人加工资的能力有限。而绍兴又属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者生活成本高,自然期望有高工资。双方都有具体困难,一‘碰撞’就产生了招工难。”
地处绍兴市郊的佳佳羽绒制品服装公司却没有遭遇民工荒,该企业的工人不少已工作了5年甚至10年。企业之所以“风景这边独好”的原因是员工待遇好,高者每月可拿到2500元,一般可拿到2000元,还包吃包住。
不过,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往年尽管利润薄,企业总还能有点赢余。今年给员工普涨了三四百元月工资后,企业发展就有点吃紧。“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势不再,微利企业要找到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平衡点真的很难。”
据了解,现在绍兴一些纺织企业希望回家过年的员工能在春节后“老乡带老乡”,为企业引来员工。斗门镇等一些乡镇政府欲组织人员去外省招民工,有的甚至准备远赴陕西等地。也有些企业将工厂办到了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以利招到员工和降低劳动力成本。
今年10月,温州市职业介绍中心进行了收费制度改革,招工费由用人单位承担,实行“一次登记、彻底免费介绍”的办法。温州市今年还出台了给不裁员的企业提供经济补助的政策,目前累计已发放奖金2000万元。
为缓解“用工荒”,不少温州企业提高了员工福利待遇。东艺鞋业公司实行工作满1年以上员工每年组织旅游、提供5大社保等“8大关爱”措施;康奈鞋业为员工提供设施高档、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园地、全面的技能培训,并全力解决员工子女入学问题。此外,一些企业凭往年经验,在年底选择利润较高的订单,以度过“用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