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预言三:服装业出口转内销喜忧参半
生意社12月31日讯 观点:“出口转内销”可以解决企业在寒冬的一时“饥饿”,但要想更长远地发展,还要靠企业的实力和经营战略。
解读:
在服装行业中提起内销之路,那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的企业在实施出口转内销战略之后就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而有的企业则有点慌不择路的味道,未曾在国内市场中站稳就被拥挤的对手所掩埋。
其实,服装出口转内销只能看作是一个企业的转型,不能作为救命稻草。这一途径可以解决企业在寒冬的一时“饥饿”,但要想更长远地发展,还要靠企业的实力和经营战略。并且,出口转内销并非一时之功,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内销市场虽然大,但竞争异常激烈,不是每个企业都能顺利转型的。
企业出口转内销最薄弱、最困难的环节就是营销渠道,只有将此路铺好才能在市场中打开销路。但对于外销企业来讲,建设完备的营销渠道绝非易事。一是不了解内销市场的渠道模式、终端业态,二是企业的内销渠道此前是一片空白。渠道模式的设计将是出口转内销的主要支撑,同时也是企业转战国内市场的重要前提。企业在明确战略选择、产品定位、品牌定位的基础上,一定要弄清楚产品通过哪种渠道输送、怎样拓展经销商,一旦渠道模式解决了,内销落地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外行人看来,出口转内销只需将原先出口到国外的产品投放到国内市场即可。实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在社会分工如此细化的今天,虽然外贸和内销都是做服装,但二者却是迥然不同的两种经营模式。
外贸与内销经营模式差异很大。外贸企业属于订单式生产,整个经营生产流程相对简单。企业只要有订单,能保证交货时间和产品质量,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广告,利润也可“高枕无忧”。而内销则不一样,品牌的传播、渠道的拓展、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的开拓等等,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并且内销的投入与产出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出来,这对于习惯了“生产可控,利润可控”的外贸型企业来说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外贸转内销”表面上是市场地理位置的变化,本质上却是企业的一次脱胎换骨式的战略转型,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路漫漫其修远兮。企业更应清晰地了解国内市场现状、消费者产品需求,多一份理性、科学化的营销操作,多一份专注的、坚持的心态,做到系统规划在前、操作解决在后,将出口转内销的当前趋势转化为企业成功开拓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