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关税”来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互有计量
菲律宾贸工部部长助理卡比亭介绍,按照此前的行政令,玉米、谷物、木薯、禽肉和猪肉等占关税税目0.7%的敏感产品的关税将降至5%。至于大米关税,菲律宾将预定关税由40%退至35%,作为交换,菲承诺在有实际需求和泰国大米价格合适的条件下,以免关税价订购泰国大米。
据了解,东盟国家中,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和柬埔寨为粮食出口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为进口国。泰国成立米盟的动议,得到出口国的支持,而如果推行,很可能导致东盟内部利益对立。
泰国商务部副部长Alongkorn Ponlaboot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2008年泰国曾筹划成立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稻米输出国组织,制定统一价格,对粮食这一弱势产业加以保护,但未能成功,未来也许将依靠“中国力量”。
Alongkorn Ponlaboot所说的“中国力量”,是寄望于2010年减税之后,中国能够适当放宽大米进口配额。
中国农业经受考验
“中国力量”意指中国巨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容纳力。然而,这对中国,尤其是西南边境省份而言,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救赎。
“自贸区建成,我们首先着眼的是冲击,然后才是机遇。”广西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透露。
陈章良是中国生物基因研究顶尖专家,在广西主管农林水牧工作,在他看来,自贸区建成后,一个是农业,另一个是农民,弱势产业加弱势群体,必须重点关注;就广西而言,冲击集中在蔗糖、木薯两大农业支柱产业上,必须未雨绸缪。
泰国是世界第四产糖大国,对广西蔗糖业形成三重冲击:一是吨蔗成本低。泰国每吨蔗到厂成本仅为163元,比广西低72元;二是吨糖成本低。泰国每吨白砂糖不含税成本为1530元,比广西低320元;第三,泰国与我国相邻,运距短,运输成本低。
多年来,我国是泰糖的主要进口国之一。2002年我国从泰国进口食糖18.29万吨,进口量最高的年份达100多万吨(含走私糖)。根据《中国-东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的有关条款,食糖被我国列为高度敏感产品予以保护,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广西食糖生产成本仍比泰国高300元以上,我国从泰国进口食糖的数量必然会增加,将直接对广西的蔗糖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另外,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木薯及木薯淀粉生产省份,承受的冲击点主要来自泰国、越南两国。广西农业厅提供的资料表明,泰、越两国低税或减免税、出口补贴的办法,自贸区成立后仍未取消。在增值税方面,泰国为7%,80%产品出口,100%退税;越南为5%,80%产品出口,100%退税;中国为17%,100%上交。
为了维护边境贸易,我国对越南进口木薯淀粉放宽至一次性货物不足8000元/车,即可免海关进口税,越方则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大量出口,形成了事实上的“零关税”。
据此,广西农业厅正参照国家设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筹备“广西与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加大对广西农业东盟开发合作的投入力度;在税收支持方面,该厅提交了相关议案,建议国内供需缺口较大的战略性、资源性农产品返销国内时,给予免征进口环节税费的优惠政策,与国内产品享受同等待遇,避免对“走出去”企业双重征税。如对淀粉、酒精产品的税率予以修订,将原来木薯进项税额按13%的扣除率调整为17%,与销售税率一致;对环保、QS达标并通过验收的企业,实行“减三免二”或减半扣抵或将环保投入资金用部分应税额抵减的办法支持企业生产。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农业产业化。”陈章良称,目前他正在组织实施《广西与东盟合作开发农业资源行动计划》,形成衔接中国和东盟供销链条一体化的广西农业发展体系。
陈章良称,自贸区建成后,随着《投资协议》的实施,中国农业企业赴东盟投资更加便利,既可享受到自贸区内的农产品关税优惠政策,又可规避发达国家专门针对我国农产品设置的部分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出口风险,这对处在自贸区桥头堡和门户的广西企业而言,是个重大机遇。
Alongkorn Ponlaboot称,如果中国参与投资,泰国政府将提供特别税收优惠,如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机械免除部分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