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产品结构调整主线明朗
拓展应用广度
半年前,刘家强忙于纺机工业结构调整的草案制订,现在,他又埋首于对《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解读工作中。
不过这半年间,甲型H1N1流感肆虐、国家力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引发低碳经济热潮等诸多时间坐标上的变量,给刘家强如今的解读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用他的话说,“这是一场‘脑力激荡’的过程。在认真思索这些新闻事件与纺机行业的关联之后,自己在解读指导意见时的思路摆脱了以往的窠臼,解读的视野也变得更加宽阔”。
产业用纺织品装备在产业用纺织品应用热潮的推动下,走向纺机行业发展的前台。刘家强认为,拓展新型纤维和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是今后产业用纺织品装备行业发展与创新的重点。
对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一直是我国较为薄弱的发展环节。数据显示,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占纺织业总产量的17%,而德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占纺织业总产量的52%。
去年德国宝马集团和德国碳素产品制造商西格里(SGL)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将西格里公司生产的碳纤维片材加工成轻量型高强度的CFRP(碳纤维强化树脂)部件,用于宝马的车顶制造,通过减轻车重来提高燃效。
刘家强认为这一合作揭示了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应用的多重可能。如果采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汽车的排气管也完全可能由纤维复合材料替代制造,不但使汽车更为轻质化,而且也具备良好的抗腐性能。今后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装备应充分发掘及应用新型纤维的特性,与产业链前端的工艺技术相结合,拓展新材料产业及新兴产业链。
去年将新纤维复合材料与新兴产业实现紧密结合的设备典范当属多轴向经编机。目前国内多轴向经编机的织物主要用于风力发电的叶片,事实上,大型民航飞机、游艇外壳等使用的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基材均是利用多轴向经编机织造出来的。
“国家提出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而新型纤维和纤维复合材料今后将成为这七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刘家强说。
在《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节能减排型产品也是纺机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印染设备是节能减排的重大目标,但却绝非节能减排纺机产品的全部。在指导意见以及这次的解读工作中,“一提及节能减排必为印染设备”的惯性思维被彻底打破。
刘家强介绍说,纺机设备各个领域都需要节能减排,比如变频传动及自动化技术、纺织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均可实现节能效果,此外将新型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飞机等零部件可以通过减轻质量来减少动力消耗,也是节能的一种表现。
三个具体目标
《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对2009~2011年我国纺机工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三个具体目标。在剩下的两年时间里,这些具体目标如何完成?
“2009年我们已经实现了国产纺织机械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由60%提升到70%的具体目标。”祝宪民说。
据祝宪民介绍,2009年国产设备销售与2008年基本持平,但国外设备销售较2008年大幅降低,从综合测算来看,去年国产纺机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基本达到了70%。
不过他强调这并非正常年景的常态比例,“过去几年间棉纺设备占国产设备总量的60%左右,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主要靠棉纺设备在支撑,但今后棉纺设备的产量将大幅下降,2008年国产细纱机新增646万锭,2009年约为500万锭,之后也将维持在500万锭左右,因此要维持市场占有率70%的目标,出路就在于加大国产产业用纺织机械的市场份额,也就是实现指导意见中提及的国产产业用纺织机械市场份额从10%提高到30%的具体目标”。
祝宪民表示,2010年纺机行业的重点研发方向就是加大产业用机械的推广应用。与此同时,今年纺机行业还将从实现第三个具体目标的方向出发,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自身成本,提升设备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制造精度。
“低碳经济是目前纺机行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研究纺机业与几大新兴产业及低碳经济的关联,从中找到未来行业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向。”祝宪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