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成主导全球服装产业价值链的“新王牌”
低碳消费渐成潮流
前不久,20位北欧设计师联合起来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期间发布了“环保时装秀”。这场以环保为主题的时装秀展示了从玉米中提取出来的纤维制成的如丝绸般光滑的面料,从沸腾的牛奶中提取出来的牛奶纤维,以及原生态的毛织物混搭制成的服装。
时装秀是由时装零售商H&M和Barneys赞助的。作为全球知名的快速服装品牌,H&M对市场有着深刻的洞察,它的全系产品线正在主推“绿色”概念的有机棉服装。它的种种环保举动似乎预示着什么。
据了解,大量的国际大型零售商也都纷纷组织各种与环保有关的活动,如沃尔玛要求所有产品检测其含碳量;身为全球第三大零售商的TESCO正力推低碳产品和低碳生活方式。TESCO在曼彻斯特大学投资2500万英镑建立的“可持续消费研究院”,专门研究如何在无需抑制消费的前提下,既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又满足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诉求——“零碳消费”。TESCO的做法是率先在英国开展了贯穿整个零售供应链的碳减排管理,从零售供应链的源头,即原料采集和制造过程就开始控制碳减排。
目前,以新能源和环保为主旨的“绿色经济”,不仅成为欧盟、日本、美国三大经济体瞄准未来的经济引擎,而且正成为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中国制造不能不考虑实施低碳排放。
将合规视为机遇
2009年11月26日,我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把这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承诺显示了积极姿态,而我们的企业在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长征之路上,首先采取的步骤当然是率先遵守最严格的规则,这将为企业在培育创新方面带来巨大的先发优势。
李宁率先响应低碳服装消费。最近,它与日本著名的纤维制造商帝人株式会社合作,使用环保的ECOCIRCLE面料推出了全系列的环保服装系列,引起了人们对“衣年轮”与“低碳服装”的关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更多企业抓住难得机遇,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设计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
环保概念将对国内纺织品的原料选择和产品的制造过程,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带来一系列影响。未来服装企业不再比较谁销售得最多、谁卖得最贵,而要看谁的材质、工艺对环境危害更小,谁的服装碳排放更少,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更多市场。
顺应低碳消费潮流,目前国际上许多设计师和企业纷纷盯上了环保纤维,运用棉纤维(有机棉、彩色棉、不皱棉),Lyocell 纤维以及麻类纤维,植物蛋白纤维等植物资源天然环保纤维或甲壳素纤维、有色羊毛、蚕丝、蜘蛛丝、奶类蛋白纤维等动物资源环保纤维生产的产品很受欢迎。比如设计师 Emily Todhunter为专门从事社会和生态纺织加工的 O Ecotextiles 公司推出她设计的有机面料系列产品,所有纤维都经过无毒加工,使用的是来自大麻、竹子、马尼拉麻、亚麻和蚕丝的天然纤维,甚至使用的颜料都具备有机证书。这些纤维的种植过程是有机的,避免使用杀虫剂和化学制品,无须大量浪费淡水。
国际上对人工合成环保纤维运用也非常广泛。人工合成环保纤维既有聚已内酯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等可降解纤维,也包括聚酯和尼龙等可回收合成纤维。其中对聚酯PET等大规模工业化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非常重视。.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对聚酯饮料瓶进行回收、清洁、压碎后重新制造母料,再纺成高质量的纤维。尤其是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已经形成聚酯的工业化生产回收规模,如美国聚酯短纤维现约有30%是利用再生原料。
美国UNIFI公司与仪化宇辉化纤公司推出由100%回收材料制成的Repreve回圈再生品牌纱线,并通过了SCS(Scientific Certification Systems)第3方独立认证。
.
国际上低碳纺织品向着从原料、织造、印染、成衣全部环节确定环保且能降解的产品努力,据说国际上已经有几家顶级服装品牌宣称开发出这种产品,而中国大陆还没有,这意味着环保纺织品在中国大陆有著巨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国内已有纺织企业较早地投入到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并已获得很好的回报,福建联邦三禾纺织贸易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8月底和9月中旬,联邦三禾分别参加了美国MAGIC 国际面料展和法国TEXTWORLD 顶级的国际纺织面料展,向欧美客商展示了该公司的有机棉、皮马棉环保面料、透芯染色高档纯棉休闲面料。这些绿色环保产品引起了欧美客商的广泛关注,而其采用的亚洲地区最具创新活力的环保洗褪成衣染色工艺更是引起了客商的广泛青睐。
让价值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创新低碳产品的时候,如果能进行专业化合作,让价值链当中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开发这些产品,共享利益,逐渐形成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形成“可持续价值的网络”,将能创造更多更持续的价值。
“天竹”纤维产业联盟就探索了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整合起来,快速把产品推向终端,促进了联盟成员的自身发展及“天竹”这一低碳绿色生态产业的繁荣。
10年前河北吉藁化纤公司研发了天竹纤维,吉藁化纤公司总经理宋德武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原料开发上,而是充分利用产业联盟这一创新的市场经营模式进行系统运作。联合了纺纱、织造、印染、家纺、服装、终端销售、检测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形成产业联盟,共同在渠道链接、产品开发、市场维护、品牌建设上开展大量工作。从2005年的24家单位发起,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50个成员的大家庭。这些年中天竹纤维产量一直快速增长,2006年其产量增长了65.5%,2007年增长了58.16%,2008年增长了21.9%,2009年增长28.8%。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天竹”产业稳中有序地蓬勃发展,这种新型合作模式的探索让价值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确给了人们很多启迪,也将鼓舞人们进行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