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植棉面积继续减少 两年将减少棉花400万亩
生意社1月23日讯 2009年在棉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德州市秋种拔棉种麦的仍有10%左右,预计2010年植棉面积仅有200万亩左右,降至10年来最低
“由于收益未达到预期,不少植棉户决定拔棉种麦,今年植棉面积将进一步减少。”15日,德州市棉花协会副会长马俊凯摇着头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棉农:种棉不划算
看着还没卖出的棉花,德州市开发区的种棉户张梅一脸无奈。“如果知道价格上不去了,就该在去年年底把剩下的棉花以3.65元/斤的价格都卖掉。本以为还能再涨涨,没想到却掉下来。”
2009年新棉上市后,籽棉收购价格一路上扬,从9月初的6元/公斤上涨到12月底的7.3元/公斤,比2008年同期上涨60%,超过2003年度7.2元/公斤的历史最高价。
虽说棉花涨价,可由于减产,种棉收益并没有增加多少。张梅家的棉田2008年亩产600多斤籽棉,而2009年每亩最多产400斤,按3.5元/斤计算,一亩棉花只能收入1400元,除去费用,每亩收益1000元左右。
除了种棉花,张梅家还种了5亩小麦、1亩辣椒。“1亩小麦和玉米(小麦和玉米各一季)的纯收入差不多有1500元左右,一亩辣椒的纯收入达到近5000元。哪样划算,这账大家都算得出。”
张梅只是德州棉农的一个缩影。据马俊凯介绍,2009年在棉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德州市秋种拔棉种麦的仍有10%左右,预计2010年植棉面积仅有200万亩左右,降至10年来最低。
并不是只有德州的棉农拔棉种麦,山东省棉花协会副秘书长吴海芳表示,由于去年棉花减产,棉农的预期效益降低,再加粮棉比价失衡,预计今年山东省植棉面积在1100万亩左右,比去年减少100万亩左右。
而据导报记者了解,2009年,山东省棉花播种面积1200万亩,比2008年减少近300万亩。两年减少种植面积或达400万亩。
棉纺企业:高棉价压缩利润
棉农不高兴,处在棉花产业链中间和下游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同样高兴不起来。
“去年新棉上市后,部分棉花企业认为后市会走高,相互抬价抢购,致使籽棉收购价一直偏高,随收随加随销基本无利可赚甚至亏损100-200元/吨,购销价格倒挂。”德州开发区一家棉花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来自德州市棉花协会的信息显示,德州市共有680多家棉花加工企业,2009年参与收购的有360多家,半数企业因收购无利润、风险较大或资金问题没有开秤收购。
“棉价高得有些离谱,企业经营困难。”德州市一家棉纺企业的负责人对导报记者诉起了苦。他透露,去年6月皮棉价格是1.2万元/吨,而现在已超过1.5万元/吨。
原材料成本增大,本来就利润微薄的纺织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来自德州市棉花协会的信息显示,德州市大多棉纺企业库存棉花不足1个月,有的纺企库存仅10天左右,随用随买。
而纺企自身,也在降低用棉量方面动脑筋。德州市部分纺织企业采用提高非棉纤维使用量化解高价棉花的影响。
棉花产业:急需新政
山东是全国第二大产棉省、第一大纺织省,纱、布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位。面对2009年植棉面积减少、种棉比较效益下降的现实,今后棉花产业将走向何处?
业内专家认为,国家应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既要保护棉农利益,保持棉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又要保证国内纺织用棉需求,促进棉花市场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
马俊凯建议,参照种粮补贴办法,出台种棉补贴;增加棉花种植农资综合补贴;出台扶持棉花专业合作社发展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