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欣羊:求新思变 纵横丝海
源头控污新工艺攻克行业瓶颈
多年来,华欣一直致力于“彩色涤纶纤维+新工艺+功能性原材料”研制开发,通过对传统纺织新材料的工艺技术创新和色母粒注入切片纺设备优化改良,采用原液着色技术替代后染色,改变了传统经营方式,实现了将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到低能耗、染色过程“零”排放的转变,每吨产品仅需7.5kg颜料,仅为传统染色用量的5%。
华欣所拥有的“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的集成创新模式”,通过纺织原料的定性、直接生产有色涤纶纤维,剔除了印染环节,把过去需要多家企业共同完成的生产流程,由现在的1家企业单独完成。“华欣模式”省去了传统纺织业中印染的环节,(而印染这一环是最不节能环保的一个环节),整个过程无需染色,无需耗水,实现了“零污水”排放,做到了从行业源头控制污染。同时,以“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创新模式”为基础的纺织化纤生产还秉承了传统纺织业劳动密集的特点,既能环保,又可以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曹总给记者列出了一长串的数据——华欣18万吨的年产量全部采用“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创新模式”,省去染色环节后,由此每年节电近20亿度,节水约4180万吨,节省染辅料等粗化工产品2.4万吨以上。而且华欣产品的下游客户企业,产品无须后染色,这更是大大减少了化工产品在其下游企业中的滥用。“如果说国家大力开拓新能源,是“开源”,那么华欣干的是“节流”的活。”
曹总告诉记者,这几年华欣从来没有停止过技术与产品的创新,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搞科研开发。耗资建立立体化仓库,研发FDY免上浆工艺技术,研制功能性涤纶凉爽纤维项目……因为重视科研创新,华欣才有今天的成绩。
“创新是无止境的,华欣也不会满足于现状,会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使纺织行业即能满足产业的发展需要,也能满足环保节能的要求。”曹总说。
为说明华欣的这一技术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曹总说:“数年内,沃尔玛要实现所有家纺用品采用原液着色技术染色的目标,而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纺织产品都是传统印染制品。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中国不改进工艺,若干年内,中国的纺织产品将被国际贸易拒之门外,到时候整个中国纺织业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说起这些,曹总的眉头皱了起来。他认为,中国纺织行业要继续生存,就必须支持新工艺,从源头节能减排,让市场规律自由调整,优胜劣汰,实现行业的升级转型。
特立独行差异化发展带来大市场
第一次见到他时,公司员工告诉我,“那就是我们的曹总”。当时曹总穿着一件白衬衫,和员工挤在一张小桌子上吃盒饭。若不是经人指点,根本就看不出他就是一个拥有七家公司的集团公司老总,但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后,我对曹总的看法完全变了。
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对自己所从事的纺织行业,对国家的节能减排,以及当前的金融危机,他都有自己的见解,并很乐意与人分享。他还建议记者把他的观点发到网上去,让大家在争论中加深了解,达成共识。
谈到“差异化”时,原本有些懒洋洋的曹总神情一下就变得专注,思维也变得异常活跃。他说,真正的差异化产品要具备功能和性能的创新,还要能够满足顾客“度身定制”的要求。华欣的产品除了具备绿色、环保、生态的特点外,还要能够根据市场的特殊需求,实现阻燃、防静电等功能.华欣之所以能够逆势前行,差异化生产功不可没。
关于“节能减排”,曹总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他说,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节能就是尽量少用能源,但真正的节能其实是应该通过创新来实现节能。为说明这个问题,曹欣羊给我们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村里,规定每户人家每个月只能用100度电,用电量在这个范围内的家庭,叫节能。但是有一户人家用了110度电,发明了新技术,让整个村的人家都能拉线共用这110度电,让整个村的耗电量变成了110度。那户看似耗电不达标的家庭,实际上是真正的节能标兵。而华欣,就在做同样的事情。
“如果萧山的化纤生产都采用华欣工艺,不仅在成本上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可以打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每年还可以为国家节约用电412.5亿千瓦时、用水8.7亿吨、化工染辅料48.75万吨。同时,萧山东部地区多年遗留的环保难题也能彻底得到解决。”曹总算起环保帐来,头头是道,“在资源紧缺的现实面前,纺织行业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生产状况,而华欣模式恰恰能够克服这一制约纺织业继续发展的行业瓶颈。”
“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的纺织业起到示范作用,希望成为国内纺织产品外销打破绿色贸易壁垒、打破发达国家反倾销贸易壁垒的典范。为中国在保持纺织大国地位的基础上努力成为纺织强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曹总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