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1月棉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三、回暖是市场的主调
(一)原料市场价格大幅攀升
1、棉花:一路上升势头是2009年棉花市场呈现的最为明显的特点。
第一季度(1-3月)棉花价格缓慢上升,4-9月属于振荡上行阶段,国庆节是一个分水岭,节后呈现快速上扬的局面,年末较年初的价格上涨了34%,与国际市场的价差逐步缩小。
价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三次收储(12600元/吨)。为了稳定棉农种棉意向,国家于2008年10月下旬启动了收储调控措施,共计收储了2008年度的棉花277万吨,随着纺织市场的企稳回升,资源供应趋于紧张,4月10日,三次收储结束,价格上升趋势已非常明显,仅4月份国内328级棉花每吨上涨了近千元。
(2)三次抛储。为了防止市场出现暴涨,满足纺织企业的用棉需求,国家相关部门于5月下旬启动了抛储调控措施。三次共计抛储了262万吨(其中含164万吨08年度棉花,剩余为2003-2007年度棉花,也含一定量的进口棉,),由于棉花结构性供需矛盾逐步加大,国储棉抛售的价格远远高出了收储时的价格,且一直高于国内现货市场。
(3)2009年棉花产量下降预期的加大以及质量的下降。据农业部预测我国棉花产量在670万吨,同比下降11%;各省棉花质量等级除湖北以外均有下降。
(4)配额发放较往年减少。2009年一共发放了129.4万吨,据海关统计2009年1-11月进口棉花131.03万吨,同比减少32.56%。
(5)新疆棉出疆运输困难的加剧。据协会11月底仅对30家会员企业调查,就有近30万吨的新疆棉运不出来,形势非常严峻。
(6)一些流通领域也存在惜售心理。
2009年国内外棉花价格变化
涤纶短纤总体来看是一条的振荡增长的曲线,2月初、5月初、8月初以及12月初都出现了价格的波峰,其波峰值逐步提高。尽管受石油价格涨跌的影响,但需求仍然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12月中旬以后,各厂家库存压力继续不断攀升,2009年以下行态势结束。粘胶短纤的价曲线和棉花走势相似,但波动幅度更大,受国内外需求和国内棉短绒原料上升影响,价格大幅上升,代表品种2009年年末较年初的价格上涨了64%。同时从下图可以看出,与涤纶短纤的上涨和下降正好呈现相反地态势,两条曲线呈现葫芦型状。
2009年化纤短纤的价格走势
(二)棉纺织产品市场受补库需求拉动,相继跟涨,涨幅低于上游原料
纱线市场受原料一直上升的带动影响,总体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上涨频率滞后,速度缓,国庆节后棉花大幅上涨,拉动纱线价格在11月上涨,较原料市场滞后一个月左右时间。就纱线品种而言,纯棉精梳高支纱表现非常强劲,更带动了长绒棉价格的上升,进入12月中旬,需求减缓,织厂主动购纱热情不高,纱价也不再频繁调整,局部高位纱价略有回调,也有小幅让利操作,促进销售,代表品种价格较年初上涨了24.5%。
坯布市场得表现一直是看空心理比较浓厚,前三季度在上游上涨的情况一度出现了下跌行情,在7月底和8月初受原料和下游局部需求回暖的共同带动下,坯布市场销量和价格也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年初价格。9月中下旬涨幅有所加大,企业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价格逐步上升,但效益增长并不明显。进入第四季度坯布价格有比较明显的上升, 10月和11月表现突出,12月份销售有所放缓,但总体形势仍然较好,部分好销的产品价格继续上调,12月底到1月初产销压力小,盈利水平明显改善,代表品种价格较年初上涨了24.8%。
2009年纯棉纱线价格和坯布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