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巩固向好态势 促进转型升级
生意社1月30日讯 1月27日,“中纺圆桌论坛2010年会”在北京举行。在这个纺织业界一年一度的重要会议上,纺织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们一起总结2009年,勾勒2010年发展路线。回顾2009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引导下,纺织行业通过自身调整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呈现出企稳向好的态势。展望2010年,巩固向好态势,进一步调整结构创新发展,成为业界共识。
调结构促转型
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特别是《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及时出台,确保了纺织业全年经济运行企稳向好。“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连续4次提高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提高到16%,对纺织服装业恢复国际竞争地位、稳定市场份额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政策利好对纺织业2009年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感受到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这在纺织行业显得尤为突出。”杜钰洲说,国际金融危机从外部对我国纺织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为我们清醒认识并着力解决行业内部结构性问题提供了契机。在政策支持的同时,纺织业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总体要求,着力提高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9年企业各项指标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论坛上,江苏东渡纺织集团董事长徐卫民颇有感慨,“企业在度过难关的同时也提高了竞争力,关键还是在于结构调整及自主创新的加强。”调整结构,江苏东渡首先做的就是调整企业内销与外销的经营策略,“作为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企业,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市场和产品的及时调整,使得东渡从容有备应战,国内销售尤其是童装销售,2009年保持了三位数的增长。
国内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给东渡这样曾以外销为主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舞台,内销的明显拉动作用让纺织服装企业在外销受阻的情况下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抓住当前内需市场为纺织业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积极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发展策略,将为纺织企业的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抓创新促升级
在强调结构调整重要性的同时,2009年纺织业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词便是“创新”。
在刚刚闭幕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纺织产业共有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作为纺织业自主创新力量代表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如意纺”技术的出现,将纱支的细度提高到500支,为纺织面料超高支、轻薄化提供了可能。依靠这一技术,以前不能大规模使用的木棉、汉麻,都可以纺出细纱,织出高档面料,包括过去难以利用的落地毛、落地棉等下脚料也得到了循环利用。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亚夫说:“这是自主创新研发的技术,对提高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走高端高附加值生产道路,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如意集团已和国内80多家纺织企业合作,推广“如意纺”技术,预计每年可以为我国纺织业增加100亿元以上的效益。
同样依靠自主创新,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成为国内中高端面料市场的代表企业,并成功跻身全国行业强势品牌阵营。经过多年发展,福华织造已成功开发出尼龙高强、质轻超薄、中空保暖等七大系列锦纶功能型精品面料,构建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产品线。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增强应对市场和风险的能力,这成为纺织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有力措施。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表示,中国服装要做强,关键在于实施科技兴业战略和品牌创新战略。
“当前,我国纺织业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保持这一势头,任务艰巨。”杜钰洲认为,目前,我国纺织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十分稳固,恢复到正常增长仍需加倍努力。纺织行业2009年完成了保增长的艰巨任务,调整结构创新发展将是2010年行业发展的主题。
杜钰洲认为,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应该从五方面着手:一是瞄准争夺产业制高点的竞争,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二是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三是加快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惠及中小企业;四是鼓励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加大在基础研究和教育方面的投入;五是紧紧抓住人才教育工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