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迎战美国双反调查
成立不过5年的姚明织带对此毫无心理准备。
“在商务部门以及纺织品协会的指导下,我们才弄清楚‘双反’的概念以及相关程序,至于是否能打赢这场官司,心中却是没底的。高额的费用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胜诉的概率。国内企业自2005年以来接到的类似反倾销官司很多,胜诉的比例只有三成左右。”卢远超告诉记者,“我们走访了福建一些曾参与过反倾销的家具、鞋等企业,取取经。了解到一点是,假如去应诉,就有机会争取到低税率,而不应诉,将会彻底地丢掉美国市场。”
权衡之下,姚明织带决定打这场硬战,美国是其第一大出口市场,销售额700万美元左右,占公司海外市场总销售额60%以上,一旦失守,将受到重创。
在上海一家有专业经验的律师事务所的指导下,姚明织带开始与美国商务部“交战”。
为了证明自己清白,就必须填写一大堆美国方面的调查问卷以及提供相关的资料。应诉工作之繁重,超出了这家企业的想象。从订单、形式发票、商业发票、装箱单、出厂单、提单以及中国与美国两方海关的报关单,甚至连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信函来往等情况都要提交。一大堆数据要一一核对,工作非常繁琐,而且还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几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换来初步的胜利。不过遗憾的是,姚明织带初步告捷的战果,却未能与同行一齐分享。
两家企业临阵脱逃
得知美国对中国织带“双反”初裁结果,北京小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毅觉得非常懊恼,他是15家应诉企业中一家企业的代理律师。
“本来,我们的应诉工作进行还挺顺利的,却因两家抽样调查的企业临阵脱逃而拖累,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现在,我的客户已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张毅昨日对本报记者说。
张毅所指的两家企业,就是与姚明织带一起被美国选中为强制性应诉反补贴的漳州长泰荣树纺织有限公司,以及与姚明织带一起被选中为反倾销调查的宁波金田贸易有限公司。
记者昨天试图联系这两家企业了解其最终放弃应诉的原因,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
据张毅分析,可能是由于织带企业大多规模不大,而打这类官司需面临重重困难以及相对较高的费用,容易被吓倒。如果平时经营管理上不大规范,应诉就会更繁琐,费用也会更高。
正因这两家放弃应诉,抬高了中国大陆织带的“双反”税率,13家没被抽中单独调查的应诉企业的税率,是取强制性应诉企业所获税率的平均值,而没参加应诉的企业,被征收最高额的税率。
张毅谈到,美国在这起织带官司中,对中国台湾相关产品只征收不超过4.54%的税款,除了与美国承认中国台湾地区市场经济地位外,与台湾企业整体积极应对也有关系。
对外经贸大学中美经贸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昨日接受本报记者也强调企业积极应诉的必要性。在前几年美国对中国对虾反倾销官司中,湛江国联经过积极应对,拿下了零税率,而在美国对中国卧木家具反倾销官司里,中国企业也经过积极应对拿下很低的税率。
在周世俭看来,这只是美国在去年取消对中国纺织配额后小试牛刀。今年中美“贸易战”可能继续升温,尤其是纺织服装将是“双反”的重灾区,此外还有汽车零配件,相关企业要时刻绷紧这根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