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品牌界大佬的继承难题
生意社2月24日讯 沸沸扬扬的皮尔·卡丹“一女二卖”事件,终于随着日前卡丹老人的亲自出面澄清而告一段落。80高龄的卡丹老人可以吁一口气,温州商人孙小飞也如愿以偿地抱得“美人”归。
但人们对这起跨国并购案的反思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所有恩怨纠结,追溯到源头,不是所谓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不是中国商人昏了头,而是皮尔·卡丹时装王国的继承人出现了问题,他的后代没有一个人愿意裁布缝衣,所以卡丹老人只好从上海到宁波、从广州到温州,在中国四处寻找买主,好让皮尔·卡丹这个品牌代代相传。这时候的卡丹老人,一定是寂寞的、无可奈何的。
其实,这不是皮尔·卡丹一个人的“寂寞”。在全球服装业,每年有很多的老牌企业因为后代不愿意继承家业而被迫卖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ESPRIT,该品牌由Susie Russel和她的前夫Douglas Tompkins在美国旧金山创立。开服装厂的香港人邢李原成为他们的OEM加工商。精明的邢李原不仅制造成衣,还成为了ESPRIT在香港的销售总代理。1989年,Russel夫妻因感情不合离婚。而“富二代”也无意继承父母的制衣事业,用他们的话来说,“想起成千上万条一模一样的裤子和上衣,简直要疯掉。”他们从小想着创造独一无二的东西。邢李原趁机从Douglas Tompkins手里买下了他持有的ESPRIT股份,他用卖ESPRIT服装赚的钱跻身香港顶级富豪之列,并成功娶得美女林青霞为妻。
一项社会调查表明:中国95%的“富二代”们根本不愿意继承老爸的事业。那些白手起家、有着英雄色彩的第一代企业家,在暮年遇到的最大难题不是财富传承的问题,而是事业继承的问题,这是他们最难以承受的。
“富二代”不愿继承父辈家业是有社会深层原因的。劳动密集、低成本扩张是不少国内企业近30年发展的真实写照。“富一代”们积累财富的过程枯燥且艰辛,创富之途充满坎坷,“创业家史充满血泪”。时代在变迁,人们的观念也日新月异,中国“富一代”勤奋的精神在“富二代”的身上没有得到发扬光大。
其实中国的士大夫一直看不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翻成白话就是说:“有的人搞创意,有的人卖体力。搞创意的人领导卖体力的,卖体力的被人领导;卖体力的人供养别人,搞创意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一家的道理。”
这位伟大的贤人先知先觉地预言出了服装行业的现状,单纯的生产加工角色被富二代们所“鄙弃”,他们更愿意成为创意者的角色,华谊兄弟的王中军、王中磊创富模式被很多年轻人所看好,娱乐业好玩、好混,能给他们带来虚荣感,符合他们的思维模式。很多服装富二代也非常崇拜潘石屹们的发家模式,因为在中国,盖房子的富豪最多,他们玩资本、玩大钱,这样够刺激,能调动起富二代那颗想冒险的心。
对于富二代们“轻视祖业”的不争现实,富一代们忧心忡忡,尤其是那些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型企业老板们,家族观念还未完全消除,经理人制度也未完全建立起来,而他们人已到暮年,如何处理自己一手打拼起来的产业实在让他们伤透脑筋。记者所了解的北京一位服装企业的女老板,已经六十来岁,品牌近几年发展得不错,在北京众多中高档商场都已有了一席之地,但她的儿女偏偏都对服装不感兴趣,她对记者说每每想到无人接班,她就辗转难眠。
不过,也有把接力棒成功交出去的,比如匹克的许景南,在年迈之际让他的儿子许志华登上了掌舵者的“宝座”,而后者据说有着海外学习的背景,也曾经不看好他父亲的产业。许景南用了什么办法让他儿子“回心转意”不得而知,但许志华上任后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富二代不愿意干力气活,就让他们玩去吧,说不定还能玩出一片新天地,拍出比《阿凡达》还好看的电影,顺道改变中国富豪榜上盖房子者居多的构成比例。”著名品牌专家李光斗半开玩笑地建议。他认为对于“富二代”的叛逆,不必过于恐慌和紧张,也不用着急为他们洗脑,非让他们继承先辈的事业。这是社会转型期很正常的现象。
对于富一代真正的挑战,其实是如何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完成从“人治”到“制度治”的发展转变,即使创业者不在了,他们辛苦打拼的产业还能继续运转下去,即使后代不愿意亲自来管理,他也可以拥有一定的股份,让优秀的经理人来把他的股份每年几十倍的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