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将为纺织业出口带来新增长点
生意社2月25日讯 在不久前出炉的2009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分析报告中,透露了这样一个信号:相比传统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的日趋饱和,东盟市场已显露生机。目前,东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纱线和面料出口市场。2009年,我国对东盟出口的纱线面料占出口比重达到了16.3%,仅次于中国香港。虽然我国对东盟纱线面料的出口在年中也经历了起伏,但年底反弹迅速,11月、12月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了34%和49%,带动全年的出口降幅收窄至1.3%。在这份出口企业年度成绩单中,更多地记载了金融风暴呼啸过后对以出口为主的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的影响。而这一数据无疑成为其中一大亮点,并为出口企业调整市场结构,实现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有利信息。
随着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中国和东盟将有7000多种、超过九成的产品贸易关税降为零。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个包括世界1/3人口、贡献全球1/9的生产总值、贸易总量可达4.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系将成为继欧盟和北美自贸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贸区。伴随着正常降税进程的启动,也将为我国出口企业在欧美市场日趋饱和的形势下带来更多机遇。尤其是2010年将面临调整市场结构、内部成本受强压、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贸易摩擦的三大关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将为出口企业带来更多可选方案,为强压下的出口市场提供新的增长点,拉动市场的回暖速度。
破解主要市场增长受困门
从目前纺织品服装的市场结构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倚重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主要市场。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市场的订单数量逐渐减少,带动我国出口市场量、价的严重萎缩。同时,我国出口产品国家的高度集中也造成了主要市场的日趋饱和。减轻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拓展在新兴市场的份额已成为大势所趋。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联系日趋紧密,双边贸易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而纺织品服装正逐渐成为最有互补发展潜力的贸易产品。据统计,我国与东盟纺织品服装贸易,以我国对东盟出口为主。自2005年开始降税以来,增势明显。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东盟出口112.3亿美元,年递增率25.2%;我国自东盟进口9.6亿美元,年递增率10.1%。2009年1~11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下降5.8%,自东盟进口仍升8.6%,明显较对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情况为好(1~11月纺织服装总出口降11.2%、总进口降11.7%)。另一方面,对东盟纺织品出口占对东盟全部出口中的比例仍远远低于我国对全球出口纺织品的比例,表明我国纺织品对东盟的出口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成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加快开拓东盟市场的巨大推力。
据了解,东盟国家人口多,对纺织品有很大需求量,纺织品自有生产明显不足,所需纺织品90%依靠进口,由于技术条件的差异,对经过一定加工技术含量高的纺织品,例如布料、辅料、服装的需求量更大。东盟部分国家纺织工业在资本、技术、信息和体制方面与我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中国与东盟各国可实现优势互补。
“零关税”缓解生产成本压力门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最提振出口企业的信心的就是零关税时代的到来。零关税后,产品进出少了关税障碍,成本和售价都可降低。浙江一家服装面料出口企业表示:“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加开放和广阔的市场,随着自贸区的建立,我们的企业已经跟所有东盟国家的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出口成本的降低将提高我们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出口企业直接的竞争优势直接表现在价格上,而从东盟进口的企业则表现在原料成本的再度降低,直接转化成企业的利润。零关税的实施,相当于直接为这些企业减轻了原料成本高涨的压力,并使其出口产品更具价格优势。
根据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货物协定,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9.8%降至0.1%;而东盟中6个旧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到0.6%;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将于2015年实现90%零关税目标。
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仍是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力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纺织业劳动力价格年均涨幅在20%左右。照此看来,我国靠廉价劳动力构筑起来的纺织品竞争优势也就不复存在。由于东盟的4个新成员国经济水平远远低于我国,在纺织服装这种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生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到这些国家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其廉价劳动力资源,降低成本。业内人士认为,在东盟投资建厂,利用当地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生产,再将产品返销到到国内或其他地区的模式变得更为可行。
规避贸易壁垒、汇率上升风险门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呈现十年来的首次下跌,但发达国家并没有因此放松对我国产品的监控。2009年,美国纺织服装组织总会指责中国对纺织产业进行扶持,督促美政府对我国中国产品实施进口监控,并对我窄幅织带发起首例“双反”调查。欧盟也频频召回中国产的服装,不断提高技术壁垒的门槛,使出口企业遭受损失。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地继续成为阻碍出口的“绊脚石”。
东盟中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柬埔寨和文莱既是世贸组织成员,又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投资设厂,可避免国内企业为争夺出口市场而导致出口量激增、出口价格下降,被一些国家冠以商品倾销而遭受制裁,也可规避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所带来的市场风险。我国企业在开拓东盟市场时,可凭借新的出口渠道规避纺织品配额的限制风险。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教授高歌认为,通过在泰国、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等国设厂,或完成产品的后续加工后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市场,或在我国加工纺织品,再到东盟国家加工成服装,以使用东盟国家的配额出口到欧美等消费市场。借此出口企业将享受到欧美针对东盟国家的低关税、普惠制等各种优惠措施。
另外,在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提升,外贸出口同比逐步实现增长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问题将再次成为焦点,自贸区的建成将有效缓解这一压力。杭州一家服饰公司负责人表示:“做生意可以用人民币结算省去了很多麻烦,也更省力。与欧美市场不同,东盟地区汇率更加稳定,部分国家还可以用人民币结算,这样一来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汇兑风险,可以提高赢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