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分会:2009年度棉花收购加工报告
http://www.texnet.com.cn 2010-02-26 08:13:32 来源: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加工分会 收藏
加工分会:2009年度棉花收购加工报告 |
加工分会:2009年度棉花收购加工报告 |
加工分会:2009年度棉花收购加工报告
|
项目承担: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加工分会调查对象:13个主要产棉省、新疆自治区和兵团的118个棉花加工企业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度国内棉花面积减少,棉花产量大幅下降。在国家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之下,纺织行业逐步回暖,国内棉花产需缺口扩大,导致棉花价格大幅上扬。在这种市场行情下,棉花加工企业积极性高涨,收购市场十分活跃,收购主体增多、收购期集中、收购价格高开高走。400型加工企业收购量与去年同比大幅减少,收购质量有所下降。
一、收购主体增多,400型企业收购量减少
2009年度,入市收购主体大幅增加,400型、200型加工企业和棉花经纪人均积极入市。而2008年度,由于棉花价格大幅下跌以及国家收储大包棉,收购主体一般为400型加工企业。
据对118家400型棉花加工企业监测,2009年度有106家入市收购籽棉,占400型棉花加工企业总数的90%,较2008年度增加13个百分点。尽管入市企业增加,但收购数量较上年度大幅下降。据调查,黄河流域企业平均减少45%,长江流域平均减少53%,西北内陆平均减少46%。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收购主体增多,资源相对分散,大型加工企业的规模优势难以发挥。
二、收购时间集中,收购周期缩短
受气候因素影响,2009年度全国棉花总体成熟较晚,上市时间较为集中。由于价格高开高走,棉农交售踊跃,各类收购主体收购积极,采摘交售时间较往年集中。据对118家400型棉花加工企业监测,9月开秤企业比例与上年度基本相当,而10月即迅速增长至81%,较上年度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规模性收购从9月下旬开始,1月底大部分棉区基本结束,历时4个多月,收购期比上年度缩短3个月,比常年缩短1-2个月。
三、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后期高位趋稳
2009年度籽棉收购价格高开高走,涨速快、涨幅大,后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之下涨幅趋缓,后期基本稳定,全年度平均收购价格6.49元/公斤,较上年度上涨近30%。
8月底新棉开始零星采摘,且价格相对较低,当时400型加工企业对后市不确定,多选择等待观望,9月下旬随着上市资源增多、市场形势逐渐明朗,企业开始陆续开秤,籽棉收购价格在5.8-5.9元/公斤左右,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进入10月后,收购主体明显增多,收购价格迅速提高,部分地区个别时段曾出现抢购现象,推动价格快速上涨,10月底最高接近7元/公斤。进入11月,受新疆棉外运困扰,以及国际棉价持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籽棉收购价格继续高位攀升,达到年度最高值7.2元/公斤左右,其中山东省最高达到7.4元/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随着收购成本持续走高,加工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11月之后部分企业开始退出收购市场。为稳定国内市场,保障纺织企业用棉,国家开始竞卖第三批储备棉50万吨,并在年底发放了2010年配额189.4万吨,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籽棉收购价格在高位趋稳。1月份,籽棉资源减少,收购价格略有回落,但总体保持稳定。
四、收购质量明显下降
在天气以及人为因素双重影响下,2009年度全国棉花收购质量明显下降,高等级棉减少,各项质量指标下滑。
在棉花吐絮关键期的7-9月份,部分棉区出现长时间低温、连阴雨,烂铃数量增多、病虫害加重,棉花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参与收购主体增多,甚至有抢购现象,对质量要求降低,部分地区出现混等混级、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问题,人为破坏了棉花品质。
从加工企业收购籽棉情况来看,全国收购品级以3、4级为主,低于往年,其中西北内陆以3级花为主,黄河流域以4级花为主,长江流域以3、4级棉花为主。
从加工企业加工皮棉的公证检验结果来看,截止1月底,3级及以上棉花比例为65.7%,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29毫米及以上级比例46.5%,同比减少19.6个百分点;另外,马克隆水平、断裂比强度以及长度整齐度都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