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重庆茧丝绸产业呈现五个亮点
生意社3月2日讯
一是茧丝绸在困难中前行,蚕农实现增收。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庆茧丝绸产业遇严冬,通过推进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桑蚕保险、“十百千万”等项目,有效地促进了蚕农增收,全市蚕农售茧及蚕桑综合利用收入达3.5亿元,同比增13%。
二是蚕桑综合利用产值突破亿元,建立了养蚕效益模式。
推进荣昌、石柱等10个区县开展蚕桑综合利用开发示范园建设项目,桑蚕综合利用产值突破亿元。形成了“桑园饲养家禽、桑园间作套种、桑枝食用菌、蚕沙沼气、蚕沙养鱼虾、桑果酒(饮)游”等五种不同的蚕桑综合利用效益模式。
三是蚕桑基地建设集约化,向适宜区布局趋势已初步形成
推行“优化渝西、提升库区、发展渝东南蚕业带”蚕桑产业布局,2005年末全市产茧比例为渝西39.3%、库区43.4%、渝东南17.3%,目前分别提高到27.2%、32.5%、40.3%。蚕桑产业向宜桑宜蚕的渝东南蚕业带布局效果明显。
四是桑蚕保险试点成功,蚕农、政府、企业“三满意”。
在黔江、合川、涪陵、垫江等4个区县试点,全年完成蚕种投保98675张,参保蚕农50673户,缴纳保费115.35万元,投保金额3335.62万元。共计赔付金额45.40万元,占投金额的39.35%。蚕农认为:“桑蚕保险让我们吃了定心丸,政府确实为我们办了一件实事、好事”,达到了蚕农得实惠、政府得民心、企业得效益的效果。
五是丝绸企业重组做强,探索丝绸发展新路初见成效。
玮兰床垫集团年初重组重庆中乔茧丝公司,推出“名牌+专利+高附加值”产品新理念,丝棉被当年产量及销售量是原企业的10年之和。宏美达集团控股垫江县举松丝绸针织有限公司,扩大了公司丝绸出口能力,全年丝绸出口1000多万美元,占全市丝绸出口量的30%以上。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