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两会]赵丰:加强对蚕桑丝织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http://www.texnet.com.cn  2010-03-10 09:20:49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收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赵丰

  生意社3月10日讯 国家应加大对蚕桑丝织文化的支持,建立“中国蚕桑丝织保护研究中心”,设立“中国蚕桑丝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建立“丝绸文化创意园”。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蚕桑丝织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传统的手工织造技艺面临失传,各种蚕桑习俗正在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也面临着很多不利因素。

  首先,“东桑西移”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然而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却是不利的。东桑西移将使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和江苏省苏南地区的人逐渐放弃植桑养蚕,中国蚕桑丝织文化将失去传统和文化的根基。

  其次,工业化生产格局下,高质能的化学纤维又大大挤压了丝绸的传统空间,丝绸的传统文化属性越来越弱。因此,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赵丰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对蚕桑丝织文化的支持,增加蚕桑丝织普查、调研和传承、保护的经费,建立“中国蚕桑丝织保护研究中心”。

  二、在蚕桑生产历史较久、目前仍有蚕桑生产的浙江杭、嘉、湖一带设立“中国蚕桑丝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并在保护区内建立蚕桑丝织非遗技艺馆,将蚕、桑、丝、织、染、绣等全过程中的传统生产技艺,以及文化习俗、民间说唱和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综合展示出来,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中国蚕桑丝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三、维持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化,与丝绸生产机构、设计院校合作,建立“丝绸文化创意园”。

  以上措施有利于文物保护、文化传统传承和品牌发展,其目的是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推动蚕桑丝织产业升级走向国际,从根本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人大代表  丝绸  博物馆  赵丰  两会  蚕桑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