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莱镇大肆造黑心棉 用来填充被子暴利销售
生意社3月22日讯 在胶州市胶莱镇上,有那么一些村庄,它们因为下脚布料的收售远近闻名,每天,数十辆悬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穿梭在这些村庄的小路上,进行收购……
在这里,原本靠天吃饭的农民,有不少转了行,他们放下手中的镐锄,做起了下脚布料收售的生意,然而,这些收来的下脚布料,却经过一些不法商贩的加工,纺成了“黑心棉”流通上市。3月14日,本报记者接到当地居民举报,赶赴胶莱镇,走访了这些村庄,开始了对这一现象的调查……
◎记者探访胶莱镇已成下脚布料集散地
“在胶莱镇的一些村庄里,下脚布料的收售已经很具规模,很多农民已经转行,靠这个为生……”报料的高先生是胶莱镇居民,3月3日下午,他通过电话向本报反映了这一情况,电话那头,高先生说——
—他们以低价从一些服装厂里收来碎布条之类的下脚料,再以高价卖给前来购买的工厂,赚取中间的差价。
靠这个,这些人都赚了钱,远比种地要多得多,可是,他们就顾着赚钱了,根本就不想想,这些工厂收这些烂布条干什么用?
其实,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这些下脚布料被工厂买回去以后,经过数道加工,就会纺成棉花,这些棉花又可以作为纺布的原料。这看上去好像是废物利用,可是,做出来的棉花和布料是不是安全的,就没人知道了。
我之前看到我一个同村的人干过,他把下脚布料收来以后,会在池子里浸泡,还加上漂白剂给下脚布料进行褪色。这以后说不准要跟人皮肤接触的东西,居然都用上了漂白剂,它哪能不损害人们的健康……
高先生认为这些工厂是昧着良心赚钱,他希望这种现象能在当地消失。
沿路几乎都是做下脚布料买卖的
3月14日一早,记者驾车赶赴胶莱镇。上午8时20分,车辆在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后,驶入217省道胶莱镇地界。这里人烟稀少,路的两旁建了一排民房。民房面积很大,由于紧靠着马路,多半被居民改建成了商店,有的开起了饭店,有的开起了汽修厂,还有一些没有任何招牌。
透过一扇虚掩的门,记者看到其中一户的庭院,院子已进行了改建,四周都搭上了棚子,棚子里,堆积着一包包白色的袋子,袋子很大,长有一米多,在扎口处,散落着一些布条,这些布条,就是高先生所说的下脚布料。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在这个院子里,共有二十多包这种白色的袋子。
随后,记者沿着道路继续行驶,在不到两公里的路上,看到十多家的居民院里和门外,都或多或少堆积着一些下脚布料,通过向一名行路的老人打听得知,这些居民,几乎都是做着下脚布料收售的生意。
这名老人姓王,是胶莱镇前进村的居民,听到记者打听下脚布料的事情,他好像已习以为常,他问记者是要购买还是出售,如果购买的话,就可以到路边的居民家中购买,因为这些居民所处的地角好,收来的量也大,如果是出售,那就可以到村子里面转一转,因为村子里面给的价格会高一些。
货车上,装载的下脚布料近6米高
跟老人道别后,记者沿着一条跟217省道交会的土路向北拐,就驶入了老人所说的村庄——前进村,村子不大,共有四条路贯穿全村。
在这个村,超过半数村民家的门没有关闭,门口都堆放着成包的下脚布料。
驶入村子不久,一辆蒙着篷布的货车进入记者的眼帘,货车是一辆中型的“福田”,后斗上装满货物,在村里行驶了约100米的距离,货车拐进了一块空地。
空地约有一百平方米,上面放着一堆堆的货物,每堆货物都有3米多高,上面蒙着一层透明的篷布。
透过这层篷布,记者看到这些堆积着的全都是碎布类的下脚料,对于这种情况,记者向一名老年妇女询问,她说自己名叫高云玲(音),这些货物是前面那户人家暂时放在这里的,过几天就会被人买走,至于卖到哪里,老人并不知道。
在前进村,人们对于陌生车辆的到来,早已见怪不怪,当记者把车停在一村民家门外时,一名十多岁的女孩大声朝着屋里喊:“有人来拿货了,赶紧出来。”
一名中年男子从屋里走了出来,他指着堆在门口的一堆下脚布料,问记者是否要货,记者与他攀谈了起来。得知他名叫张宝福,今年47岁,
“我这量小,只有一吨多,你要的话我便宜卖给你。”
“你咋知道我要货呀!”
“咋知道你要货?你一个外人,开着车进村里来,不要货你进来干什么?”
通过与张宝福的对话,他说现在村里面下脚布料的收售竞争很激烈,干的人太多,利润远不如以前了,并且他只是个小户,不像那些大户有很多货。
在与张宝福对话时,一辆红色的大型货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停在一户居民的院外,上面堆满了一层层下脚布料,足有6米多高,几名工人正在忙碌地搬运着这些货物。
通过与一名工人的闲聊,记者得知,这辆车是连云港市的,这次来到胶莱镇,收购了共20多吨的下脚布料。
对于记者的询问,这名工人爽快地回答,但当问起下脚布料的用处时,工人却突然变脸,转身离开了。
七八百元收购,出售时价格翻倍
在前进村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种特别的景象,凡是从事收购下脚布料的村民,家门口通常会停放着一辆汽车,居民们说,这些人在村里都算是有钱的。
下脚布料的收售让这些人赚了钱,但这里面究竟有多大的利润?
3月14日上午10时,记者从前进村离开后,来到了距离它不远处的沟里村,在这里,记者走进了几家收售下脚布料的居民家中,展开了调查。
在靠近村东头的一户居民家中,记者扮成了一加工厂的采购员进到院里。院子约有30多平方米,四周堆满了成包的下脚布料,在其中一个角落,养了两只一米多长的黄狗。
狗吠声将在屋里的主人引了出来,得知了记者的来意后,他显得很开心,询问记者需要哪一种,并对自己货物的情况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