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沾满棉花的纺织专家
生意社3月26日讯 他说,身上沾满棉花才会成为真正的纺织专家。
他穿梭在车间,纺出了世界最高档的纱线。中国古老的产业,曾经的夕阳产业——纺织,重返青春。
他的名字——徐卫林,响彻中国纺织界。他与他的团队研发的原创技术——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正在引领纺纱工业的一场革命。
这位40岁的纺织科学家,昨日获得湖北突出贡献奖。
一项革命性成就
“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突破了传统纺纱技术高档次、高品质的局限,突破了传统纺纱技术对纤维技术等级要求的极限。”去年2月18日,在山东济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向国内近500家纺织企业推广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
位居纺织大国之列,中国纺织一直以引进国外技术为主。如今,一步跨到了国际最前沿。
人们一直视纺织产业为夕阳产业、限制类产业、高风险产业,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全面否定了这种观点,它突破了现有环锭纺出300支高支纱的极限,达到500支;超越了原有环锭纺纱技术对纤维长度、细度等性能要求;实现了低等级纤维原料及下脚料纺高支纱,羽绒、木棉等也可以成为纱线的资源。“这项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但工厂和行业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徐卫林很淡然,很开心。
没有教条的创新思维
“纺纱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没有教条的束缚。我爱逆向思维,为什么要这样纺纱,而不能那样纺纱?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的灵感,就是这么来的。”
他的灵感,在许多经验丰富的纺织工人看来,不可思议。幸运的是,他接触到一个勇于创新的企业——山东如意集团。他们联合攻关,改造原有设备,纺出了高支纱。
只有勇于突破常规思维,才有超常规收获。
他研制的纯天然纤维单向导汗纺织面料,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他的重大原创技术——“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超细粉体化及其再利用”,获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提出了纺织技术研究新思路,开发出柔顺光洁纺纱技术,解决了在线治理浆纱污染的世界难题。
如今,他拥有5项美国发明专利和13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徐卫林有了新目标,在生命科学领域拓展一条纺织与生物、能源交叉的道路。他研发出的人造血管,因为有织物做骨架,缝合时不会脱线,医生赞叹,有弹性,跟真的血管一样。
朴素的科研理想
采访徐卫林很轻松,他总有幽默的话语,表述自己的科研理想。
他希望能更多地到生产一线去发现问题,“只有全身沾满棉花,才是真正的纺织专家。”他一半时间泡在企业。“做学问的,最开心的就是让自己的理论变成现实。”他说,“知识应用于实践才有价值,才叫成果。”“最希望企业提问题要我解决。”为了开发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三年间,他自费往返山东50余次。“不纠缠名利,才能保持创新激情。当你满怀热情专注于事业的时候,名利反而不期而至。”
徐卫林,年轻的博导,武汉科技学院副院长,真实而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