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被升值”加大外贸行业压力
专家称,人民币升值是外贸企业今年面临的最大冲击因素,如何化解压力是当下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生意社3月30日讯 两会前后敏感时段,中美两国就人民币升值一事再起波澜。这对刚刚度过2009年外需市场萎靡的外贸行业来讲,2010年无疑将背上“人民币被升值”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是外贸企业今年面临的最大冲击因素。企业无法自主选择人民币是否升值,如何化解压力是当下最应该考虑的问题。”第一纺织网总编辑、高级分析师汪前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外贸行业悲观应对
关于2010年上半年纺织服装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有85.02%的企业对今年境外市场环境和出口的信心较弱,剩下14.98%的企业持悲观态度,对今年海外市场保持乐观态度的竟无一家企业。同时,59.46%的企业认为2010年上半年出口形势比较困难,下半年会有所好转;84.58%的企业认为今年出口成本较去年同期增长20%。
有媒体报道称,财政部或将于3月下旬派出调研组赴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及上海市进行人民币汇率压力测试。尽管随后被财政部和商务部否认,但是外贸企业对汇率敏感的神经开始紧张起来。
“对企业来说,反倾销好比是有期徒刑,忍个一年半载也就过去了,而人民币汇率风险却是无期徒刑,不知道刀子什么时候落下来。”奥康鞋业副总裁徐晓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汪前进指出,目前纺织行业整体利润率在3%—4%的水平,一旦人民币升值3%左右,纺织行业的利润就被侵蚀了。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张伟也表示,服装和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商最低利润率仅为3%,人民币升值对他们而言是一场灾难。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答复本报记者采访时更是强烈表示,在目前已经承受着持续加大的成本压力的情况下,一旦人民币再度升值,多数中小企业将无法正常经营,众多企业员工将面临失业。
机电商会近期对多家会员企业的外贸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从企业反馈情况来看,企业经营环境比2009年更加严峻复杂,经营难度加大,突出表现为企业员工工资成本普遍上涨,如汽车配件企业用工成本增长25%—30%,由于机电企业劳动力成本在其经营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企业成本由此不可避免地上涨。
调研还显示,单就大型成套设备企业而言,如果人民币升值3%,将使该行业减收30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受冲击的家电、电工、汽车、钢铁等其它产业及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2010年外贸型加工企业不仅要面对较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企业利润被进一步蚕食的可能性增大。部分企业正在通过取消一些国际市场的代理商环节来压缩成本。
“企业目前需要从各个方面提高效率、压缩成本,不能承受升值压力的企业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汪前进分析称。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从2005年7月汇改至今年3月初这段时间升值了12.3%,人民币对中国大多数贸易伙伴货币的汇率是变动的。
汪前进表示,从整体来看,近几年人民币的上升幅度已经基本被纺织行业消化了。但纺织行业的企业资质良莠不齐,对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来说,即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产品也不会马上失去竞争力。
另外,一些外贸出口商会选择直接提高产品价格。不过,这就要面临来自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价格竞争。
“成本只是产品销售中的一个环节,交货周期、产品质量、诚信保障等问题都是制约国外客户的因素,中国企业需要在这些方面提升自身的出口标准。而且国外的纺织行业产能也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依然需要进口质优价廉的制造品。”汪前进说。
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的情况下,一些外贸公司开始选择利用金融工具锁定汇率风险。2010年初,很多外贸公司发布公告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及尽量缩短付款期的方式来抵御风险。
不过,有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是个长期趋势,短期的金融措施并不能完全规避外汇风险,长远的方法还必须从产品结构调整入手,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别化战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减少价低利薄的低档次产品的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