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开服装店今成亿万富翁
20年奋斗成休闲服大王,身家十多亿,近期将进军重庆。
温州商人,让很多异地商人心有余悸。他们被看作是国人中最有商业头脑、最有全球视野、最贴近草根、最能克服民族劣根性的一群人。做服装做到10亿元身家的陈云烽,就是这群最会赚钱的温州人中的一个。正如温州服装商会一位秘书长所说,“温州的服装老板每人都有一个故事。在每个故事发生之时,都预示着中国服装行业一轮新的大洗牌。”
上月底,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办期间,记者找机会逮到了这位忙得歇不下脚的生意人,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开服装店赚第一桶金
说是大老板,但站在记者面前的陈云烽毫不起眼,今年41岁的他留着板寸头,一件普通西装,身材瘦削,不经介绍还以为是某公司的一般上班族。但他的手上,却握有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财富。
“其实早在16岁初中毕业,我就开始学卖衣服了。”他告诉记者,到18岁时,他与当时还在谈恋爱的女朋友朱爱武携手创业,利用自己家临街不大的面积开起了服装小店。“最初没钱,资本只有300元,用来买布料做了四套女式时装,结果当天就卖完了。”陈云烽说,这一转手,他就赚了64元,这在1986年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很快,他和朱爱武有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做起了服装批发,一年就赚了20多万元。生产规模的扩大使陈云烽进军上海,不但拥有了自己的服装生产基地,还办起了一家恒达纺织厂,专为全国上百家西服厂家提供精纺面料,年销售额达到了上亿元。
卖掉加工厂全面转型
不过,一时风光很快遭遇了困境。从1995年起,西服开始走下坡路,面料供应也迅速下滑。这时,老婆朱爱武从国外给陈云烽带回了一条讯息:在迪斯尼公园门口排队时,长长的队伍中只有两个人穿着笔挺的西服,而这两个人恰恰是中国人。此时,西服已经过时,开始流行休闲服了!
这条讯息让陈云烽苦思了两个月。随后,他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卖掉服装厂的机器,出租服装厂的厂房,把整个生产业务全部抛弃,自己注册高邦品牌,只做设计和销售。“这种模式叫虚拟经营,在发达国家休闲服经营领域已盛行多年,看到那时的情景,我觉得走这条路是时候了。”
陈云烽表示,做服装生意最重要就是快人一步,“1995年我放弃工厂搞虚拟经营时,绝大多数温州人还认为服装企业是离不开生产的,而现在,大部分休闲服品牌都采用了这一模式发展。”
拿下“成百”涉足百货
进入21世纪,陈云烽的高邦休闲服专卖店已经在全国开出了1000多家,分布于温州、上海、南京、北京、成都、重庆等各大城市。而陈云烽又有了一个惊人之举。高邦整体租赁下成都春熙路第一百货商场20年的经营权,把“老成都”眼中的“成都一百”改换门庭变成了高邦的招牌。这次的投资共花了1.1亿元,拿下的面积达6000平方米。
“当时我拿下那块地是因为地段好,更重要的是,在休闲服主业做到一定程度时,产业多元化可以开辟更多的利润增长点。”他解释说。现在,陈云烽不但是“一百”的大股东,还涉足成都房地产、商务酒店以及仓储物流业。
“下一步,重庆将是我新的投资目标。”陈云烽说,他很看好重庆这个新兴的直辖市,每年都要来川渝两地无数次,除了重庆的十余个专卖店需不断扩展外,眼下也有好几个新商业项目在谈,都处于选址阶段。
当老板最辛苦:“不是人干的活”
提起自己从事的服装行业,陈云烽连呼辛苦。“当老板根本不是人干的活,又苦又累。”他说,因为服装行业时尚信息变化快,自己一年365天基本上有2/3的时间都在全球各地跑,收集信息,考察市场,视察各地业务,与妻子见得最多的也是在工厂里。
“压力太大,我就喜欢晚上去唱卡拉OK,吼一吼,发泄一下紧绷的情绪。”他说,像邓丽君、刘欢等人的老歌,都是他点唱时的最爱。不过,尽管如此,他表示,如果给自己再一次选择人生的机会,他还是会选择创业当老板,因为这样才有挑战性。
劝诫年轻创业者:吃苦敢干最重要
从300元原始资本到10亿元以上的富豪,陈云烽的创业路让很多人羡慕。而他归结自己的成功秘诀很简单:吃苦、敢干。
他说,创业在温州早就成了风气,勇于创业的人在当地总人数中占较高的比率,大多数温州人都希望能努力抓住每一个发展机遇,自己做老板。所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敢不敢做。而温州人肯吃苦也是人所公认的事实,早期创业时甚至可以在出门买不上火车票时就躺在人家座位底下,住不起旅馆就在路边凑合一夜。
对于现在的80后、90后创业的年轻人,他劝诫说,其实现在的年轻人都很聪明,有创意和个性,但缺乏的就是责任感和吃苦精神,有时候踏踏实实迈出第一步,远比头脑中的空中楼阁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