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纺织产业合作基金项目培训班结业
生意社4月7日讯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与各国的经济合作已深入各个层面。伴随着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纺织服装业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外资企业也已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海关统计,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的1/3由外资企业贡献。从本期开始,本刊特开设“外企在中国”栏目,与读者一起关注在中国的国外相关协会及纺织服装企业的动态;了解其工作思路、市场开发及未来规划;倾听其对中国市场及国际市场的看法。
为期5天的专题培训班上,巴鲁利、福利亚、博蒂尼、萨韦利四位讲师向中国的100位学员讲述了意大利享誉全球业界的纺织品市场销售技巧、纺织生产技术与创新以及纺织产业与政策,从一个侧面令学员们领略到意大利之所以成为世界纺织强国的奥妙所在。
意大利经验值得借鉴
“他们有一整套科学的营销方法与策略,与中国企业相比,少了很多‘拍脑袋定的人为因素’。比如创建一个品牌,他们会在前期做很多规范的市场调研工作;一旦确定做公司,会严格按照各种内外部因素,始终将目标和风险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握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来风险就小得多了。”福建泉州一家服装企业销售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意大利艺术从不是好看而不实用的,这一点也很好地体现在他们的服装设计中,这得益于他们对消费者意见的重视、收集与响应,这一点非常值得中国的服装企业学习。”另一位从事服装企业管理工作的张总经理这样说。
从这些感受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只是短短5天的培训,但学员们确实从中获益匪浅。
“我希望我们推荐的这些会员和领军企业代表,不仅仅是来听一听课,更是开拓视野,树立一种理念。中国纺织业正处于转型提升的关口,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不断地去学习如何在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而意大利的经验正是我们所要借鉴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延恺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意双方合作由来已久
“中国与意大利的合作由来已久,中国最早是通过纺机了解到意大利的。”张延恺对记者说。早在1988年,意大利就曾专门组成国家展团来北京参加首届中国国际纺机展。由于意大利纺机的高科技含量和它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深爱中国用户的喜爱。之后,通过纺织机械的购买,双方的交流增多,我们也开始逐步了解到意大利的纺织企业。
如今,意大利的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开拓做得非常好。作为“时尚和高档”的标志,许多男士将意大利男装作为挑选正装时的首选。即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对中国出口依然增长3.2%,而意大利对其他国家出口均呈负增长。
作为意大利最具潜力的出口增长国,中国正成为意大利服装品牌愈来愈重要的市场。而意大利高超的设计、精良的做工和完善的企业管理及营销,也对中国企业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和吸引力。
随着两国纺织服装界交往的日益深入,许多中国的顶尖男装品牌如如意、南山、顺美、阳光等都与意大利企业建立了较深的合作关系。
成立基金缓解贸易摩擦
正是看好中意两国纺织业合作的必然性与巨大前景,在中国著名的经济百强县昆山,有了这次学员精干、师资雄厚的专题培训班。
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凌激在开班仪式上表示,“中意纺织产业合作基金”是基于中意两国纺织业合作的良好前景,于2008年12月,由两国政府出资设立的。虽然基金数额不多,但却意义重大,是加强两国纺织贸易的“种子钱”,旨在为两国纺织企业的更好合作提供一个政府平台,不仅为了缓解贸易摩擦,同时也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他还介绍,2006~2007年,中欧纺织品谈判进入关键时刻,双方在纺织品方面的贸易摩擦非常严重。在欧盟国家当中,意大利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据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中国对意大利的纺织品销售占到欧盟主要的27个成员国的25%,意大利纺织行业的就业人员占到整个欧盟纺织业就业人员的1/3。因此,作为两个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中意两国间的纺织品贸易与合作,不可避免地会有竞争,但合作大于竞争。
“我们都知道,双方的纺织服装业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因此,我们搭建了这个平台,希望更进一步加强双方在贸易、投资及设计、技术方面的合作。”凌激副司长说。
推动两国更深入合作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罗马总部培训班项目经理拉贾那的致辞,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到一种意大利人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拉贾那认为,人才的培养与资金的投资同样重要。早在1962年,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就召开了在世界范围的人才培训班,此后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逐渐增多,办班规模不断扩大。
他认为,“现在的企业都希望到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去投资,但这只是成功投资的其中一个方面,如果当地的劳动力素质不高的话,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投资收益。”
昆山是上海经济圈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市首位。全球经济危机之后,通过一系列调整措施,昆山竞争力得到了增强。此次选在昆山举办此次培训,也正说明了两国的合作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