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导致贸易逆差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了我国今年3月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今年3月份,我国出口1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进口1193.5亿美元,同比增长66%,比同期出口增速高出41.7个百分点。当月出现72.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止了我国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海关总署昨天对我国贸易逆差原因进行了分析。
对于逆差的形成,海关总署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成本上升、外部市场恶化和春节因素导致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萎缩。
3月份,我国出口服装59.6亿美元,同比(下同)下降19.8%;鞋类19.5亿美元,下降6.5%;箱包8.2亿美元,下降16.6%;游戏机4.8亿美元,下降43%。仅以上4类商品就比去年同期合计净减少21.3亿美元,相当于当期贸易逆差的29.4%。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企业出口动力不足。受短期劳动力供应短缺影响,春节后广东、浙江、江苏等出口大省普遍提高工资水平,才能满足日常用工需求,江苏各地区最低工资涨幅就超过12%。与此同时,2009年9月以来,国内棉花和化纤价格快速上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已从2009年9月的每吨13040元升至今年3月1日的每吨15200元;涤纶短纤平均价格从去年8月底的每吨9510元上涨至今年2月初的每吨10400元。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扬,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利润受到明显挤压,企业出口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国外的市场环境趋于恶化。2009年以来,全球针对中国纺织服装的反倾销案件达45起,同比增长32.4%;特别保障案件由2008年1起增至7起。其中仅美国于2009年下半年发起的对华纺织服装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就达到5起。另外,按照历年的规律,春节长假过后一个月左右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都处于低潮。
二是国内需求旺盛导致原材料进口数量和价格双双劲升。
3月份,我国进口商品总价格同比上涨17.2%,进口数量增加41.7%,导致进口金额大增66%。仅价格因素使进口增加174.7亿美元,占进口额增量的36.8%。
三是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汽车类产品进口猛增。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也步入了快速升级阶段,消费者的汽车购买欲望显著增强,也拉动了进口汽车的需求。3月份我国进口汽车8.5万辆,增长2.7倍,价值32.1亿美元,增长2.4倍;进口汽车零件17.3亿美元,增长1.4倍。上述两项商品进口值合计比去年同期净增加32.7亿美元,相当于当月贸易逆差的45.2%。
财经观点
今后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将继续缩减
海关总署同时对今后我国贸易规模的走势进行了分析研判。海关总署认为,首先,3月份的逆差并非衰退性的,也不可持续。
一是3月份的贸易逆差是在出口也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出现的,并不是出口衰退性的。而且从旬度走势来看,上旬逆差最大,为87.7亿美元,中旬逆差缩减为19.4亿美元,下旬已经出现34.7亿美元的顺差。随着春节短期因素的消失,造成贸易顺差的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等长期因素将起主导作用,预计贸易顺差将恢复并保持常态。
二是逆差规模较小,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逆差规模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仅3.1%,远低于10%的贸易失衡的“警戒线”。
三是逆差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增长太快,是我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努力扩大进口的结果,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
四是顺差规模可能继续缩减,外贸进出口发展将趋于基本平衡。
从出口来看,虽然3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为54.5%,相比2月份回升了4.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加工贸易进口同比增长56.3%,为加工贸易出口注入后劲。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难以较快恢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肆虐蔓延,大宗商品价格恢复到高位导致出口产品成本增加,这些都是我国出口面临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与关注出口量相比,当前我国更注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从进口来看,我国经济实现8%的增长将对重要资源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费品、高科技产品形成旺盛需求;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砂等大宗产品进入价格恢复通道,必将继续促进进口值的快速增加,同时,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的国策,也将使我国加大自主进口的力度,扩大从主要顺差国的进口。
新闻内存
贸易逆差由三部分构成
海关总署分析了逆差构成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对欧美贸易顺差有所缩小,对日本、韩国和东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逆差明显放大。
二是一般贸易项下由顺差逆转为巨大逆差,加工贸易项下顺差小幅增加。3月份,一般贸易出口455亿美元,增长13.2%,进口657.2亿美元,增长70.2%,进口增速高于同期出口增速57个百分点。
三是国有企业贸易逆差急剧上升,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贸易顺差大幅缩水。3月份,国有企业名下的贸易逆差16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净增加94.6亿美元,增长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