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丝价格逼15年新高 嵊州领带陷退税保本困境
生意社5月13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金融时报》最近报道了法国里昂丝绸商克里斯蒂安的烦恼,由于丝绸价格不断上涨,克里斯蒂安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而在万里之外的杭州,喜得宝丝绸行近日也悄悄改写了卖得最俏的真丝睡衣的价格——由280元改为了305元,而这已经是一年内的第N次调价了。
在这背后的,是丝绸原材料——生丝的价格一路上涨,如今已逼近15年来的最高点。其实,生丝涨价之后,感到苦恼的不仅是克里斯蒂安,连带着浙江领带产业也几乎被逼入绝境。
生丝价格一路攀高
据悉,全球70%的丝绸来自中国,而国内一半左右的丝绸来自浙江。
浙江省丝绸协会秘书长王伟告诉记者,作为丝绸原材料的生丝价格,在2003年曾徘徊在12万/吨的历史低位,之后向上猛进,曾在2006年两度触及27万/吨的15年高位,随后一路下滑,在2008年底下摸至14万/吨的低点后,再次上涨至今,如今已接近2006年创下的纪录。
“养蚕和养猪很像。行情好的时候,大家蜂拥而至,竞争就把价格打下来。等大家都心灰意冷,退出去了,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反而上来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真丝睡衣涨价不断
扬州的方蕊隔三差五会来杭州走趟亲戚,每回都要在体育场路上的丝绸城捎几条真丝的手帕。前些年拿得多还能讲下价,去年开始店家却口径一致:10块一条,一文不少。
“原料涨得太狠,产品不涨不行。”杭州余杭丝绸制造有限公司的陆斌告诉记者,生丝原料占普通丝织品总成本的70%左右,2008年底生丝不过14万一吨,如今已逼近27万一吨,接近翻番。“以公司主打的真丝围巾来说,2008年底不过20元一条,如今虽涨到25元左右,但利润还是大幅下滑。”
“拿货的价格看来还得涨,我们也打算跟着调价。”丝绸城内一家睡衣店的老板告诉记者。
嵊州领带陷入困境
要说蚕农是这波生丝行情的受益者,那嵊州的领带业却成了生丝涨价的“牺牲品”。
王伟告诉记者,丝绸行业通常有个“50%定律”:即原料的上涨幅度传递到消费者手上50%左右为合理价,2008年至今丝价上涨了近一倍,丝织品价格也普遍上涨30%-50%,但这回领带业却除外。记者从嵊州领带协会获悉,尽管占据领带70%成本的生丝价格翻番,但两年来出口领带的价格仅上涨10%左右。
“早就没利润了。”嵊州百事吉领带时装的余女士告诉记者,生丝价格上涨前,利润还能维持在10%左右,如今基本上只能靠退税来保本。嵊州最大的领带公司——巴贝集团国际贸易部的钟文列也告诉记者,自2008年以来,公司出口领带的价格也仅在2.4美元的基础上,涨了0.2美元左右。至于亏不亏本,他表示不清楚,但“小厂的情况应该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