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卡丹:我的生活就是马不停蹄
生意社5月13日讯 皮尔·卡丹如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文化交流:“我是中法文化大使,又是法兰西学院院士,所以我对文化交流非常重视。”
《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既是皮尔·卡丹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也是他本人中国情结的流露。和马可·波罗一样,皮尔·卡丹也是威尼斯人,作为第一个把欧洲时尚文化带入中国的时装大师,他曾获得“现代马可·波罗”的称号。
2007年10月,皮尔·卡丹曾在敦煌举行主题为“马可·波罗”的2008春夏时装秀;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的现代音乐舞剧《马可·波罗——神游之旅》在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2010年5月,皮尔·卡丹又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再续他的“马可·波罗情结”,亲自担纲《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的服装和舞美设计。从服装的面料选材到剪裁设计都亲力亲为,那些夸张的肩部、几何状的剪裁、尺度大胆的开胸都彰显着皮尔·卡丹宝刀不老的风范。
第一财经日报:你1978年第一次到中国时有一张照片,穿着长风衣,满街的中国人都在好奇地打量你。32年来,你到访中国的次数不止30次,发现了哪些变化?
皮尔·卡丹:每一次来中国,我都感觉很惊奇,这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让人惊叹。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毫无疑问已经有了巨大飞跃,从他们脸上我看到的是自信和骄傲,这是过去没有的。
日报:这次你亲自为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设计服装,又一次印证了你对马可·波罗的情结。你认为你们之间有什么相似性?
皮尔·卡丹:我无法与马可·波罗相比,我一直崇拜并追寻他的精神,我只是他的粉丝之一。马可·波罗是一位富有冒险精神的旅行家,他不顾生命安危,又是骑马又是跑步,历经疾病和艰辛旅途来到中国,目的就是为了传播两国之间的文化。他把面条带到意大利,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事情。
如果说相似性,我们都有冒险精神,都在不断地旅行,把不同国家的文化带往自己的国家。
日报:你这次的设计依然大胆而前卫,就像一场2010的春夏时装秀。很难想象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始终站在第一线,维持激情和创新。能否谈谈你平日的工作安排?
皮尔·卡丹:我每天要管理我的餐厅、剧院,要去设计师工作室跟他们开会讨论,还要负责管理上的事情。我的健康秘诀就是不断地工作、工作、工作。工作是我的强心剂,我从来没停止过思考。我每天8点起床,在家里处理邮件,9点到办公室会见厂商或者记者,接着去餐厅、剧院、设计师工作室,与工作人员们沟通。晚上我要参加各种活动,一般都是凌晨一两点才睡。睡觉也是为了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继续工作。简单说来,我的生活就是马不停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