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服装冷热之间存商机:乱花渐欲迷人眼


http://www.texnet.com.cn  2010-06-02 09:09:21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生意社6月2日讯 据称,2010年第二季度的宏观经济形势被形容为“乱花渐欲迷人眼”,“花”就是指反映宏观经济趋势的各类数据。

  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动力似乎在减弱,月初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经显现出某些征兆。另一方面,物价指数仍然偏高,虽然国家统计局表示通胀仍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但市场和投行对全年通胀的预期早就超过了3%。

  向冷和向热数据各站一边,这注定了今年第二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尽管对未来经济形势难以预测,但在4月举行的中国服装协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仍为中国服装点出了在迷雾中闪现的四个机会。

  文化发展与市场细分

  我国服装消费正面临着文化提升问题。“让全世界接受中国的服装设计,这是我们一直在摩拳擦掌迎接到来的一件事情。”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广州状态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继鸿在会上对400余位企业家言道。毛继鸿领导下的“例外”从1996年开始倡导“寻找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自我”,这是例外对其消费者发出的号召。“我们要用当代的辉煌来向后世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成就。”毛继鸿如是说。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命脉,就像人一样,大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道。”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中国区总监赵倩在谈到这一问题说:“要不要国际化的问题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就在那里好好生存。”她坦言,目前国内具有真正“国际化”高度的品牌还属凤毛麟角,时尚一定是从高向低渗透的,国际化中很重要的“文化因素”,它的被认可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据中国服装协会预测,民间服饰文化需求的迅速提升将为很多“冷门”服装服饰品类创造出走向“热门”的契机。

  生活方式变革与消费形态演进

  有人说,爱慕品牌的成功,既不是一个中国品牌如何利用成本优势超越国际大牌的励志故事,也不是一个以“中国风尚”为品牌诉求、大打民族牌的企业故事,而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企业在与国际大牌的同台竞技中,凭借技术、品位和对市场的精准定位赢取了一席之地的故事。

  一个品牌要想赢得消费者的持续关注,除了要有品质优良的产品,还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魅力。为了打造品牌的“软实力”,爱慕连续发力于一系列旨在展示品牌文化内涵的活动。在爱慕创始人张荣明眼中,要想提升品牌的内涵与品位,为那些对生活品质有追求,又有很高鉴赏能力的消费者提供好产品,就要首先使每一名爱慕人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滋味。

  一方面是越来越美好的品牌故事,另一方面是,以美特斯·邦威为代表的众多国产品牌已经进入“快时尚”轨道。但在高效物流系统、专业仓储运输、无线射频识别、逆向物流等高新技术环节仍不能达到“快速流动”要求,设计更新、市场促销等方面仍要与消费者进一步磨合。

  在2009年,从国际奢侈品牌到“手工作坊”纷纷开辟网上业务,从自建品牌官网到淘宝网专卖店,形式多样。“量体裁衣”,“手工缝制”30年前的服装消费主流形式又轮回而来。不同的是,而今的“量体裁衣”走上了工业流水生产线,“手工缝制”融入工业化大生产流程。

  由市场孵化品牌到品牌创造市场

  品牌的作用在改变,成熟的品牌不仅是要满足消费者需求,还要引导消费者需求甚至是为消费者创造需求。在山东舒朗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的秋冬订货会上,记者看到在新品走秀结束时,出来谢幕的设计团队中有个棕发、高鼻梁的“异域面孔”———她来自法国,是舒朗设计团队中的一员。舒朗董事长吴健民将自己归为一个“正走在国际化路上的企业”。在他看来,舒朗的企业定位非常明晰———最终就是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其实,舒朗现在已经是国际化的企业了。”他用自己的一套理论分析,“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都是中国企业,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后,我们都是国际化公司。所谓国际化企业,就是用国际的人、物来经营企业,而非仅仅是指将产品行销到国外。”他分析,从广义上来讲,舒朗从创建那一天起,就是一个“被全球化”了的企业。“如果将自己的产品、品牌、文化推广到全世界的目标市场中,这样的企业就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国际化,舒朗正走在这条路上。”吴健民笃定地说。

  生活方式与服装市场的梯度渗透

  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信息辐射下,服装品牌获得了令人振奋的生机,当年轻人成为农村消费的主体,城乡服装消费将逐步趋同。休闲品牌和运动休闲品牌将率先打开农村市场的大门。在信息化冲击波下成长起来的农村、小城镇的“80后”、“90后”年轻人比起他们的父辈显然更容易接受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思潮和生活方式。

  思想在变,农村市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如专卖店、专营店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农村的商场、市场、超市等销售业态的日趋成熟,各类服装品牌下乡的进程也在提速。“随着交通和支付系统的完善,网络消费也将覆盖农村市场。以往动辄就向往一二线市场的企业开始觉得,轻易舍去三四线市场的需求将会得不偿失。”一位品牌营销经理谈到。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服装业  机遇  商机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