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棉花:下半年内外棉价继续上涨的动能将衰竭
生意社6月2日讯 当前农产品在演绎通胀二阶段脉冲式行情,走势强于工业品。周二,棉花期价更是独领风骚,但这个前期表现最强农产品的基本面正悄然转变。
大宗商品延续前期冲高回落走势,工业品基本处于弱势区域。商品市场波动呈现出从原油向贵金属和农产品传导之势,石油价格逐渐筑顶,前期在上冲90美元未果后受欧元区债务危机第二轮冲击回落,全球资金的避险情绪使得美元与黄金同步上行,而大宗商品震荡回落。我们认为,商品价格过去18个月的上涨是基于中国因素过热和美国复苏向好预期,那么,伴随国内宏观调控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升级,都必将引起全球经济的第二次波动,从而对大宗商品未来价格给予向下冲击。
由于种植面积大幅回落,2009/10年产量大减,导致国内棉花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推动棉价上涨到当前的18000元/吨。棉麦比价恢复到8倍的历史均值以上后,良好的植棉效益有望推动棉农扩大种植面积。新年度种植面积能有多大增长空间呢?我们对过去八年的历史数据展开分析,推导出相关模型,如下图所示:新年度种植面积=0.1924*棉花次年度价格+2812.9。截至5月31日,本年度棉花均价是15513,新年度种植面积可以预测为5797.62千公顷,较上年增长22%。
这个增幅较国内部分机构的预测值高出很多,主要是由于去年种植面积基数估算错误造成的。根据我们在长江流域的抽样调查,上年度植棉面积较前年的减幅超过20%,远高于市场前期预测。而现阶段产业界人士统计的实际单产和总产量数据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农业部在2009年早期发布的种植意向报告中,对2009年的种植面积预测为7660万亩,较上年减少970万亩,降幅11.57%,而统计局的预测更低,仅减8%,因此,预估2010年种植面积以此为基点的话,增幅确实不大,但如果按2009年实际种植面积来对比,今年植棉面积至少增长10%以上。如果产量增长10%以上,新棉花年度的棉花期货和现货价格难免在9到12月份呈现逐波滑落走势。
短期来看,随着纺织企业补库的增加,国内棉花供给偏紧状况更加明显,现货棉价持续上涨。考虑到市场上棉花资源日益减少,期货棉价很难脱离高位震荡区间。未来全球经济以及国内政策方面的风险是限制棉价涨幅的主要因素;中期看,虽然外需暂时保持稳定,但工业生产、投资、消费均面临下行压力,经济放缓迹象已经显露。而物价指数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较大。在其他大宗商品疲软走势的牵引下,郑棉月线趋势即将由上涨转为震荡。6月中旬进口棉配额增发完成后陆续到港,美棉上涨的最大炒作题材将不复存在,国内棉花现货供应的紧张态势有望得到缓解,国内外棉价继续上涨的动能将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