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产品牌痛与梦]从爱帝坚守看汉派服装复兴
图为:爱帝生产车间现场
生意社6月26日讯 编者按
上月底至本月初,本报推出的“汉产家具为何不愿姓汉”系列报道引起较大反响。如何打造汉产品牌?各大产业品牌建设中有着怎样的经验?本报今起再推出一组报道“汉产品牌痛与梦”,通过梳理知名企业发展历程,揭示其品牌培育路径,为打响“武汉造”提供借鉴,也期待各界一起思考、出力,壮大汉产品牌。
争论
“出生地”改还是不改
前不久,“爱帝是否更改出生地”的议论,在爱帝公司上下引发不小的震动。
这则议论来自爱帝聘请的一家咨询机构的建议,理由是出生地迁到上海或海外,能让消费者感觉到浓浓的国际化,品牌更显时尚、富有高品质。
中高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中间,部分人投了赞成票。原因很简单,很多同行就是这样做的,而且这样做能够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
改,还是不改?面对着外界的诱惑和纷杂的争议,爱帝创始人、董事长胡爱娣思索良久,从创业艰难到未来美景,但想得最多的是何谓国际化。
管理层会议上,胡爱娣反问道,我们的设计、生产、渠道、人才,都在全球产业链中配置,还在德国注册了商标,这难道不是国际化的表现吗?你们想想,世界工业史上,有多少企业和品牌诞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甚至是仓库中?
胡爱娣还有着更充分的理由。三年前,有个国际知名品牌希望与爱帝合作,条件是爱帝放弃渠道和品牌,给他们做代工,双方不欢而散。到了今年,这家公司又来了,这次希望用他们的渠道销售“爱帝”品牌的系列产品。
她最终说服了大家,出生地不必更改,但国际化的路子还要走得更大。
胡爱娣又一次坚持了自己的主见。业内有人评价,胡爱娣最让人敬佩的精神之一,就是她能坚守住最重要的东西。
细节
一根断成四截的缝衣针
上个世纪80年代末,胡爱娣辞职下海。仅仅过了四年,租厂房买设备,着手针织品加工,并创立品牌。
当时,武汉服装生产企业已有2000多家,汉派服装声名鹊起,没有人能想到专做内衣的“爱帝”,会成为最早走向全国和世界的汉产名牌之一。
只有胡爱娣和她的团队很清楚,“爱帝”从诞生之日起,视消费者为上帝,企业要爱上帝,而做到这一点最根本就是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