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名牌:服装企业上黑榜后的免死金牌


http://www.texnet.com.cn  2010-08-16 09:36:57  来源:中国服装商务网 收藏

  生意社8月16日讯 在中国的商业环境里,很多的评选往往都很容易让人想到“黑幕”、“背后交易”等等字眼,这其中有评选本身的商业化泛滥导致不公平竞争的因素,但也有被评选者本身实力不够与弄虚作假的原因。

  我国尚处在市场经济初期,各行各业竞争相当激烈。有的企业为了在市场中立足,采用“野蛮竞争”的方式来达到应有的效果。“野蛮竞争”是指企业违反游戏规则,用各种手段打击对手;用一些非常手段来达到目的,比如商业贿赂等。“野蛮竞争”可能渗透到任何领域,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中国名牌”企业参与了“野蛮竞争”。

  “中国名牌”企业也是企业,逐利是商人的天性。可能正是由于企业获得了“中国名牌”的“美誉”后,它的生产量将比同行业中没有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企业高,为保障供应,采用“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手段来保障供应和赚取高额利润。任何一个企业也不愿意这样自拆招牌,企业“野蛮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原始积累”,等到将自己的“原始积累”储备充足以后,必然还是会回到正规道路上来。还有的企业可能自身存在管理漏洞,导致生产出不合格产品的可能。比如,有的企业将自己的“名牌”授权给其他的企业代理,被授权的企业如果对“名牌”不负责任,也是市面上涌现出不合格“名牌”的原因。

  在中国名牌服装评选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重复着这条“规则”。而规则产生的背后,是因为荣誉带来的诸多优惠与便利。按照评选规定,凡是被评上“中国名牌”的企业,可以享受到税收和产品免检的诸多优惠政策,而这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直白一点,就是钱,这是十年来中国名牌屡上“黑名单”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有这些优惠政策,很多企业看到了甜头,有的企业为了评上名牌不择手段,但其实它可能根本无法达到名牌的标准。这就难免导致中国目前的名牌服装其实名不副实。

  而在利益的驱使下,那些评选出来的中国名牌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荣誉,就会想方设法让其发挥最大效用,于是,滥用“中国名牌”称号便成了一种非正常的常态。比如,我们会经常发现如果某个品牌的衬衫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这个企业就会钻空子把“名牌”应用到它所有的其他类别产品中。而大部分情况下,消费者并不知情。

  这就要求,名牌评选出来以后,要有有效的制度进行监督和约束,规范企业的宣传和使用行为。但现在,中国名牌产品的评选恰恰就缺少了这么一种监督和约束体系,并且后续的管理没有跟进。

  监督的缺位很大程度上将造成一些目光短浅的企业只看眼前,以为评上“中国名牌”就万事大吉。创名牌不容易,要守住名牌才是真正的不容易。“中国名牌”不是“免死牌”,评选上的企业更应该自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国名牌  服装  品牌  企业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