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霸男装洪肇明:离开了善,我的生活就没魂了
生意社9月7日讯 当一个人和慈善相遇时,慈善就成了人生最深情最感动的一部分。
我经常跟老人在一起,跟他聊天,听他回忆,听他讲那些陈年旧事,那些他生命中留下的沧桑印迹,以及由此而唤醒的已然流逝的爱的故事,从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良心。
这个老人叫洪肇明。
洪肇明
他今年76岁,当他陷入往事时:只要一闭上眼睛,所经历的苦难就会像演电影一样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一生行善,上善若水。老人就是这些水滴的收藏者,那是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个个的感人瞬间:扶贫、济困、助学、捐教、养老、帮幼、救急、赈灾……一张巨大的网撒入水中,拉起来什么鱼都没有,惟有水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把慈行善举化为日常的习惯和生活的感动,坚持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理念传递着慈善文化,从一针一线开始,从一举一动开始,坚信着慈善和责任一定能够改变世界。
正如老人所言,离开了善,我的生活就没魂了。
为慈善的不是我,而是我们。
这是老人的慈善观。
为了一个字,坚持七十年
这个字是善。
一个为人低调、脚踏实地的农民,到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用了30年。而对“善”这个字,他说得用一辈子。
十个兄弟姐妹,童年的苦难,生活的重担,往事的伤怀……让他更能珍惜成功的不易,也更能体会慈善的意义。
他说,慈善并不等于捐献财物,它更多的是体现在平时平常。所以,行善的人并不一定被人记住,但有一种人必定被大家怀念,那就是一生都行善的人
只见善不见名,他只是默默无闻地习惯于自己的善行世界。
他对慈善的坚持,有一种宗教式的性情。
所以他说——慈善,才是一种真快乐。
慈善如何可能?
从老人身上我看到力量和精神的可能,那是为慈善文化提供普及的可能,正如老人所说,慈善从来无法普及,需要普及的是慈善文化。
正如爱因斯坦和霍金激发了我们对科学世界的美学好奇心,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无意中开阔了文学艺术的视角一样,洪肇明的慈善视角或许将为我们打开一扇全新的窗——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是的,我们仰望星空,那辽阔的未知宇宙,到底蕴藏多少秘密多少谜?
传统仁学的慈善为怀,老人老幼人幼的儒家美德如何在未来世界自觉地像花儿般地绽放,丰富充实着人类的心灵,这不仅仅是中国的课题,也是世界的课题。
风雨不改的微笑
对于谛造一个30年品牌传奇的老人来说,经历过内战、饥荒、病痛、地富反坏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自然懂得民间疾苦。
他知道民间最真实的状态。
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他何以能将慈善做得那么真那么切。
一个品牌的成功与否,应该反省的是它与民间的距离,虽然这可能是永远存在的无法一蹴而就的距离。企业不能只是为了利润去迎合市场,或忽悠顾客。于是,老人总能以民间的常识理解着艰辛的内涵。所以他说,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互相尊重可以促进共同发展。
是的,应该有尊重,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书写商业的传奇。
一个品牌的根本还是服务民众,这也是慈善的根本。
这份笃定,是老人脸上风雨不改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