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研发出会呼吸服装 原料非棉花
生意社9月28日讯 摆脱棉价“紧箍咒”,麻、竹、玉米、大豆等均可成为棉花替代品——我市研发的服装“会呼吸”
“竹纤维、榉木纤维、珍珠纤维……”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在一些商场的内衣、家纺用品专柜,一些新型的非棉纤维面料正在代替传统的纯棉面料,占据越来越突出的位置。这一现象与去年9月份开始的棉价持续上涨不无关系。
作为纺织产业最重要的原料来源,棉价的每一丝变化都牵动整条纺织产业链的神经。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不愿再被棉价“牵着鼻子走”,开始主动“出击”,加快了“竹纤维”等非棉类天然纤维的研发。□本报记者刘文艳
一杯咖啡渣可生产两件T恤
据了解,六七年前,国外的非棉花运动已经开始,大家逐渐减少穿棉花制品,而向植物方向走,玉米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植物麻纤维等成为棉花很好的替代品。这些新型纤维做成的面料大多具有透气、吸汗、抗辐射、环保等特点。
此外,塑料瓶也可成为衣服原料,利用回收的聚酯塑料瓶制成再生纤维,再制成衣服面料。碳化后的咖啡渣,加入拉丝,可变成纱线,制作一杯咖啡所产生的咖啡渣可生产两件咖啡纱T恤。目前,国内国际开发的非棉纤维主要有玉米纤维、海藻纤维、竹纤维、菠萝纤维、香蕉纤维、咖啡纤维等。
实际上,棉纺织业也是伴随着新型纤维的发展而发展的。大约五年前,宏远集团正式进入竹纤维领域,目前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竹纤维生产基地;福建鑫华也将“竹原纤维项目”作为重点项目,接下来,还将研发“构树纤维”、“罗布麻”等新天然纤维;石狮文兴集团则通过从玉米秸秆等生物基产品中提取原料纤维,制成了多种新面料样品,先后被浙江两家知名服装企业看中。
非棉产品价格贵上一倍
“棉价的上涨在不断压缩纺织企业利润的同时,也给非棉纤维等新材质面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福建宏远集团陈苍松表示。以竹纤维为例,由于竹纤维的原料不似棉的原料提取的技术成熟,而且产地有限制,所以原材料就比棉高很多,因此一般制成衣服的话,价格比较高。因此尽管在功能性上优于棉制品,一开始却并不受“青睐”。
“随着棉价的上升,普通棉纱的价格和竹纤维等非棉纤维的价格差距正在缩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竹纤维。”陈苍松称。据介绍,目前,原本每吨3万元左右的精梳棉纱价格已经涨到3.6万元左右,还呈上涨趋势,而竹纤维目前价格为每吨4.2万元左右,大豆纤维的价格为每吨4.3万元左右,而以竹纤维等为原料的成衣价格零售价基本可以达到棉制品的两倍左右。
据了解,在国内市场上,一件竹纤维材料的普通文化衫售价可达200元,在日本,一件竹纤维西服的市场售价高达500美元至1000美元。
终端产品借新材料“提价”
相关测算显示,生产1吨棉花要7亩耕地,而生产1吨竹纤维只需2亩林地。一吨竹纤维比普通棉浆纤维能多卖五六千元,成本却低两千多元。在今年的广交会上,一些外贸企业通过在服装中加入新型纤维,报价上涨了两至三成,在增加利润的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订单。
“新兴纺织品受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小。泉州的纺织产业链十分完备,更应提高非棉服装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程度。”纺织品流行趋势研究专家王威此前在泉州表示。
从竹纤维毛巾到竹纤维内裤,再到竹纤维衬衫、竹纤维西装……竹纤维等非棉纤维制品正在一步步走向产业化。在今年的春夏订货会上,我市两企业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会呼吸的休闲裤”,这种裤子就是由竹纤维面料制成。
竹纤维也被应用于西服,如杉杉;被应用于梭织衬衫,如雅戈尔。“非棉纤维等新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服装产业中,不仅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棉价的‘紧箍咒’,而且让产品变得更具个性和吸引力。”业内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