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鞋企调整结构关注三大着力点
生意社10月8日讯 今年1~6月,我国鞋类产品出口量达到49亿双。据保守估计,今年年底前这一数字将达到90亿双。我国鞋类产品出口量的迅速增加引起全球一些鞋类产品主要生产国家的恐慌,随之而来的各国贸易保护措施也就可想而知。事实上,看似庞大的出口量并未给我国制鞋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相反,一些鞋类产品的单价还有所下降。而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更是让一些企业手足无措。
劳动力就近就业成趋势
劳动力价格上涨是很多行业都面临的问题。据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菲介绍,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鞋企业都有10%~15%的缺工率。目前,很多农民的就业观发生了转变,如果在当地就业的工资和在外地相差不多,他们更愿意留在家乡或者离家较近的城市工作。
鞋企需争取定价权
成本价格上涨给鞋类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是面对国外采购商,我国制鞋企业又缺少提价的砝码。作为鞋类产品生产的环节之一,我国制造业对产品的定价权非常有限。卫亚菲介绍,一些大企业客户相对固定,其流水线专供某一品牌的鞋类产品生产。那么,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中方供货商可能会有一部分定价的资格和条件。另外,一些企业通过自身在研发方面的努力,将原本在国外完成的设计等环节转到企业内部,以此也可以获得一部分定价权。争取定价权是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要在不断完善工厂管理,改进研发能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产业结构如何调整是我国很多行业都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制鞋行业亦是如此。卫亚菲提出了我国制鞋行业进行产业调整的三个主要着力点。调整一:产品结构。“任何时候,产品都是第一位的,”卫亚菲说,“目前鞋类市场注重的是产品的卫生性、功能性和舒适度。此外还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品牌的附加值。”调整二:人才结构。据卫亚菲介绍,我国已在一些重点产业集群建立了一批中专以上的职业培训学校,这为企业人才培训提供了很好的保证。由于劳动力缺乏,很多企业都开始聘请大学生,这对一些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调整三:股权结构。目前,我国制鞋行业中95%的企业属民营企业,优化股权结构是企业发展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加强资本运作使我国制鞋企业得以把品牌推向社会,加强品牌的国际化,使得品牌更加为公众所认可。